陕西省委、省政府为了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讲话精神,决定在全省选择21个贫困县区进行产业精准扶贫试点,委托陕西省供销合作社和陕西供销企业集团组织实施。如何利用好国家扶贫专项资金,通过实施股权投资,与1.8万贫困户、6万贫困农民携手,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路,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目标,我们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认识何为精准扶贫,何为产业扶贫,只有对当前扶贫攻坚战大形势有充分的认识,才能在实施过程中确保产业精准扶贫政策落地生根。
一、扶贫载体要产业化。产业精准扶贫是一项创新型工作,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我们认为:产业扶贫的实质就是要为贫困地区找到一个适合发展的产业,同时要选择一个有能力拉动这个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再调动一切社会资源来推动这个产业的发展,以此来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致富。产业精准扶贫首要的问题是选准产业,省社和供销集团先后抽调25名干部分四组三批次到21个试点县进行了实地考察,围绕当地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能力强的产业,与当地政府反复协商,确定为产业精准扶贫的首选。初步选择了苹果、葡萄、猕猴桃、茶叶、魔芋、核桃、花椒、食用菌、粮油加工、乳制品、蔬菜、中药材、养猪、养鸡、有机菌肥、观光农业等十六类产业,实施产业精准扶贫。
二、扶贫资金要资本化。从理论上讲,过去扶贫资金都是分配到户的,也就是说这部分资金终极所有权属于贫困户,要作为产业投资,谁来代表贫困户?只有县级人民政府最适合。在实践中,具体操作方法是:省级统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由县级政府代表贫困户与陕西供销企业集团签订委托投资协议,全权委托陕西供销企业集团实施精准投资,由供销集团确保财政专项资金保值增值,当年投资收益由试点县政府负责兑现到贫困户。陕西供销企业集团再与产业化龙头企业签订股权投资协议,龙头企业再与专业合作社或贫困户签订生产合作协议,通过契约形式依法规范了各方权利义务和责任。由此带来以下六个变化:一是扶贫资金性质发生了变化。任何资金一旦作为投资,资金的性质就变成了资本,资本是要保值增值的,是要获取利润的,扶贫专项资金也不例外。资本就是用于扩大再生产的,用于购买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就变成了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统称为企业法人财产。二是投资管理方式发生了变化。过去扶贫资金也有直接投资企业的,但不是股权投资,投后也没有什么增值服务和后续管理,也没有偿还责任。而产业精准扶贫专项资金作为股权投资到企业后,管理方式由过去若干单体企业,转变为以“陕西供销集团”为母公司,若干企业为子公司的“母子公司”管理体系,由“陕西供销集团”为各子公司提供增值服务和后续管理,由供销集团对政府承担保值增值责任。三是决策方式发生了变化。过去扶贫资金的使用都是政府说了算,而现代产业精准扶贫资金到企业之后,决策方式必须由企业股东会、董事会依法行使决策权。四是扶贫方式发生了变化。扶贫方式由过去把扶贫资金层层分配到户,变为政府委托供销集团对企业的资本投资,以资本为纽带,把政府(供销社)、龙头企业、专业社、贫困户有机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四位一体”的利益共同体,围绕某个产业,贫困户跟着企业走,共同脱贫致富奔小康。五是生产经营方式发生了变化。生产方式从单家独户为生产单位,转变为“以市场为导向,龙头企业主导,专业社组织,农户(贫困户)生产”的现代农业产业化之路。六是民营企业的私有制性质发生了变化。陕西供销集团是国有资本和集体资本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体,通过股权投资与民营资本的混合发展,使合作企业的私有制性质转变为混合所有制性质。
三、扶贫投资要法制化。产业精准扶贫的所有投资项目,必须按照国资委要求的投资程序进行。一是尽职调查,撰写投资计划书;二是集团先后召开两次董事会,对经营层提出的33个投资计划进行了逐个审议;三是面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四是反复洽谈,签订投资协议,21个县政府与供销集团签订了委托投资协议,供销集团与32个企业和专业社联合社签订了股权投资协议;五是委托评估审计,确认财务和资产状况;六是召开股东会议和董事会议,选举三会一层,修订公司章程,确定法人代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七是委派出资人代表,变更企业工商登记;八是出资到位,最终完成股权投资。
四、扶贫操作企业化。龙头企业在现代农业产业精准扶贫中是一个关键环节,可以说没有龙头企业就不可能有农业产业化,抓住了龙头企业就抓住了农业产业化“牛鼻子”,就抓住了产业精准扶贫的关键。但是,目前我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部分是家族企业,现代企业制度不健全;生产经营规模不大不强,产业带动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产品结构不合理,品牌效应不明显。产业精准扶贫一定要把龙头企业选准选好。陕西供销集团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在当地政府推荐的基础上,实际考察了62户涉农企业、专业合作社或联合社,选择了安康市汉滨区阳晨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23户企业和9个专业社联合社,实施产业精准扶贫投资。围绕做大做强龙头企业的目标,着重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促进龙头企业体制机制的创新。陕西供销集团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为主要形式,积极与涉农的民营企业合作,一方面把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好的做法嫁接到民营企业,改造提升民营企业,另一方面把民营企业灵活高效的经营机制保留下来,充分调动民营企业积极性,保证民营企业健康稳定发展。二是促进龙头企业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帮助其规范企业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促进其转型升级,实现业务流程再造。三是帮助龙头企业打造农产品品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品牌建设对一个企业来说,具有极端重要性。品牌建设要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个层面是“供销集团”,这是大家共同的名字,也就是共同的品牌;第二个层面是“三秦农产品”,这是陕西农产品的标签,陕西农产品走出去需要这个标签;第三个层面是企业自主品牌,企业名称、注册商标或老板形象,都可以打造成为企业品牌。四是着力打造四个平台,构建利益共同体。共建融资、担保平台,供销集团正在发起设立“陕西供销合作发展基金”计划募集10亿元,重点投向产业精准扶贫企业。同时计划收购一家担保公司,为产业扶贫提供担保服务;共建电子商务平台,供销集团电子商务公司重点为产业精准扶贫企业提供网络交易服务;共建农产品展示展销平台,供销集团已经在北京、上海设立了名优特新农产品“陕西馆”,未来五年在全国省会城市设立农产品展示展销窗口15个;共建农产品批发零售交易平台,供销集团着力打造“供销智慧超市”、生鲜e家、蔬菜直通车直销点等销售终端,推动“农超对接”,使产业精准扶贫企业的产品进入“供销智慧超市”零门槛,无缝对接。
五、扶贫措施要精准化。产业精准扶贫的目标是带动贫困户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实现脱贫。一是要明确目标任务。产业精准扶贫试点企业,必须坚持产业精准扶贫到户,以投入扶贫资金的万分之零点三为最低目标。二是选好扶贫对象。试点企业要与县级扶贫部门对接,按照任务要求,确定带动贫困户对象。可以集中选择一个村或一个镇,集中连片帮扶,也可以就近选择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让他们跟着企业走,共同发展产业。三是要建档立卡。即贫困户基本信息档案和收入信息记录卡。四是措施具体有效。一是积极组织贫困户土地、林地等经营权流转,增加贫困户生产要素转移性收入;二是优先吸收贫困户劳动力就近就业,增加贫困户工资性收入;三是积极领办产业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吸纳贫困户入股,增加贫困户投资性收入;四是组织贫困户开展传统手工艺等,帮助贫困户销售农产品,实现农产品加工增值,增加贫困户经营性收入。
六、扶贫资源要社会化。扶贫攻坚不仅是党委、政府的职责所在,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产业精准扶贫是扶贫攻坚的重要战役,也是一项创新型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工程,试点县区政府作为第一责任人,要有敢于担当精神,切实加强领导,统筹协调,精心组织,稳步实施。一是要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出台扶持政策,落实帮扶措施,确保扶贫产业健康发展。二是要重点帮扶产业化龙头点企业做大做强,产业发展资金要向龙头企业倾斜;要从大学生村官中选拔一批人才到企业进行帮扶。三要建立考核评价体系,要鼓励社会各方参与产业精准扶贫,创新扶贫模式;要鼓励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品牌建设和开拓市场;要鼓励人才向基层、向企业、向农业流动。四是建立社会监督机制,财政、审计、扶贫等部门要对扶贫试点企业实施有效监督,确保产业精准扶贫资金使用在产业发展上。
(作者系陕西省供销合作社党组成员、副主任,陕西供销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