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金融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和我国金融改革逐步推进,农村信用社传统的网点、人缘优势正在逐渐减弱。同时,新生代客户对金融服务要求越来越高,农信社如何通过营业网点转型形成新常态的金融服务体系,满足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从而为打赢稳增长、保态势攻坚战提供金融支撑,值得深思。
农村信用社营业网点现状
当前,河南省农村信用社县级联社的网点数、员工数都是首屈一指的,以禹州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为例,截至2015年9月末,该联社下辖46个营业网点,其中27个信用社(部)、19个分社(储蓄所),城区营业网点11个,乡镇营业网点35个;现有在岗员工585人,其中城区营业网点129人,乡镇营业网点456人;现有ATM、存取款一体机74台,其中城区31台,乡镇43台。
存在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再加上农信社客户群结构的不断变化和日益增长的客户需求,当前农信社的现有营业网点已不能满足市场和客户需求。笔者认为,农信社的营业网点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结构有待优化。当前农信社营业网点布局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多”和“少”两个方面。具体来讲,城区有人服务网点多、无人自助营业网点少;乡镇综合型服务网点多,精致型服务点少;城区固有营业网点多,新设营业网点少。
渠道有待拓宽。当前农信社虽然开通了网银和手机银行,但由于种种原因,此类新兴业务没有形成规模效应。
新型服务网点缺乏。在产业集聚区、新型农村社区等新的人群聚集地缺乏金融超市、便利店一类的新型金融服务网点。
意见和建议
按照国家银监会“三大工程”的指导精神和河南省农信社“三基、三转、三提升”的工作要求,笔者认为,应积极开展农信社营业网点转型,以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金融服务需求。
实施差异化营业网点建设政策,整合城区营业网点。对现有城区营业网点可考虑只保留中心信用社,对城区所有分社、储蓄所分期、分批向无人自助营业网点转型。这样一方面有利于盘活现有员工队伍尤其是城区员工队伍,充分利用员工资源;另一方面为下一步降低经营成本奠定基础。同时,对整合后的城区网点要下大气力打造,既要学习、借鉴其他商业银行的成熟做法和引入第三方机构,帮助农信社装修改造高标准网点,做到硬件上精;又要适当补充新鲜血液,将形象好、业务精、服务优的青年员工充实到城区网点,做到软件上精。
调整乡镇网点。在保持乡镇营业网点稳定的前提下,以建设农民金融自助服务点为契机,按照形象标示、工作制度、服务标准、业务宣传“四统一”的标准,努力将农民金融自助服务点建设成为服务周边居民的便利店、减轻信用社营业网点的“分流池”。同时,按照“营业有限、服务无限”的原则,下大气力解决ATM、存取款一体机等自助交易机具乡镇全覆盖问题,对没有自助交易机具的信用社,尽快纳入营业网点装修改造范围,尽快安装存取款一体机,以为农村客户提供应急金融服务,努力建设一个全天候、服务良好的营业网点。
差异化自助机具服务标准。由于历史原因,当前农信社ATM和存取款一体机存在两种以上单次出钞标准,以禹州联社为例,目前存在单次最高5000元和3000元两种标准。可对城区交易量较大的自助机具,考虑放宽单次出钞标准,可考虑在城区统一实行成单次最高5000元或者再高一点的标准,在乡镇实行单次5000元以下的标准。
增设金融服务超市。按照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的工作要求,农信社一方面要积极了解地方党委、政府城镇化建设的工作安排,对纳入城镇化建设范围的村子提前着手,组织人员开展网点设立的科学化论证和选址调查,紧跟地方政府城镇化建设步伐,做到城镇化发展到哪里,农信社金融服务就延伸到哪里;另一方面,对产业集聚区和工业化程度较高的乡镇,可考虑建立以信贷业务为主的金融服务超市、便利店,以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不同金融服务需求。
大力营销新服务渠道。农信社的网银、手机银行作为金融自助服务的延伸,应从以下几方面实现突破:一要加大宣传力度;二要加大营销力度;三要积极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