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夜,在经历几乎迫使飞机改降山西太原的大雪后,《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记者成功降落北京南苑机场。看着窗外飘扬的雪花,记者脑海中混响着的还是这几天广州茶博会热情、阳光、新潮、变革的记忆。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似乎这两者永远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但几天看下来,广州茶博会将内行与外行观众融为一体,共同感受着中国茶的热度与韵味。也难怪,大会承办方广州益武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在开办之初,就将时间划分为行业观众日、消费者观众日。但在经过10年的历练与提升之后,行内行外日渐接近,业内业外共享繁荣。不过,为了便于读者朋友的阅读,记者还是按照热闹和门道两条线索来为您报道。
热闹
10年,茶品牌故事在这里上演
10年前的2006年11月,中国(广州)国际茶业博览会(简称广州茶博会)在广州创办。10年来,广州茶博会已经发展壮大成为业界最受关注的展会。10年之后的今天,广交会展馆C区,万商云集,盛况空前。
为纪念大会10年,展会推出“创见·十年”广州茶博会纪念茶会。19日开幕日当晚,来自中外各地的800多名茶业精英汇聚一堂。由于名额有限,造成一票难求。益武展览总经理李广韬笑言:今年广州有两个一票难求,一是亚冠决赛,一是“创见·十年”纪念茶会。这些业界精英的企业和品牌,都通过广州茶博会平台逐渐为世人熟知。这个庞大的群体,无一不在展示着10年发展的成果。
热闹
借助媒眼盘点十年茶业发展
19日下午,大会举办了一场名为“创见·十年中国茶业大事典”、通过媒眼看国茶的中国茶业营销论坛。来自《茶道新生活》、《普洱》杂志、《茶艺·普洱壶艺》、《茶讯》、茶语网、《茶业复兴》等的资深媒体人,共同回顾了茶行业10年大事件。
从2006年到2015年,是中国茶业风气云涌的10年,从国家政策、产业规划、消费热点,到生活方式等不同层面,媒体人总结茶业发展规律,见证行业推动力量。现场,通过媒体人与台下企业的对话互动,梳理了行业10年发展的脉络,并投票选出了10年来最具影响力的三件大事。可以看出,行业发展从低端走向高端、从国内走向海外的势头难以阻遏。
门道
广州茶博会萌动着未来的嫩芽
本届展会汇聚了中外11大展团,原产地好茶争奇斗艳。在面积超过70000平方米的展馆,中外750多家企业、80%以上的知名品牌构成了热闹的基本面;而来自韩国、斯里兰卡、中国台湾、浙江天台、广西金秀、贵州遵义、铜仁、四川雅安、湘西吉首、福建福安、安徽池州等11家中外展团,则提供了集团作战的思路与气势。未来,在行业经历调整的压力下,抱团出击会不会成为越来越多茶区、茶企的选择?
再比如,近些年茶业配套产业和衍生领域,逐渐呈现出暖树早莺、繁华迷眼的景象。从茶博会人气火旺的“霓裳汉风”茶服表演平台看,吾心堂、广立、小白山、慧心莲禅服,孟唐芝、唐缘、韩国茶服等,逐渐成为茶之“标配”;福莲、朴石茗、千仟佳邑、杜洛克等11个茶服品牌也日渐成熟。因茶而起的茶服产业会做多大,真的不敢小觑。
门道
茶文化更赖于文明的头脑
几年前开始引爆展会观众的微信二维码,如今已经成为“常态”。本届展会上,“东家”推出的APP将引领新一轮市场资源的抢夺,也未可知!但其繁琐的安装程序,很可能成为自己的绊脚石。记者在广州茶博会上还看到了电子指路屏、展会导游等新奇特。无疑,广州这块催生过中国革命与经济发展的热土,在茶业科技领域,也不断萌生着未来的大树巨擘。尽管现在只是小荷一角,但天边隐隐雷鸣,或许更引人神往!
茶文化传承的革新与开掘也在广州茶博会上惊艳绽放。“创见·十年”茶博故事老照片时间廊里,150多张广州茶博会10年间的珍贵照片,展示了10年广州茶博会的精彩瞬间;在寸土寸金的展馆,主办方专门设置了“来叹茶·全民茶生活季”系列活动区,茶与各种传统文化如花艺、香道、书画、民乐、戏剧的融合与呈现,为提升消费埋下了悠远的伏笔;在《海上茶路传奇——十三行茶贸易历史珍藏展》现场,十三行的老物件老照片,让人们看到这片树叶如何生动地改变了世界。
记者感到,这些热闹背后,还必将唤起人们重视文化记忆搜集整理的意识。对展会、对企业、对茶区而言,这都是一件重要的事情。茶文化建设不是营销的鸣锣者,她是基于自身价值的独立存在。如果一边倡导茶文化,一边毁树开园、破坏自然与人文历史,那将是茶文化的背离。茶文化首先需要尊重茶文明,需要明白人、文明人做文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