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11月1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饭煮胡麻雪煮茶

□ 叶 梓

    甘肃的渭源离我不远,但一直没去过。那里有一座颇有传奇色彩的鸟鼠同穴山,是渭河的发源地。而我是在渭河边的半山腰上长大的,竟然也没去过,想想也挺遗憾的。我没去,不等于别人不去——据我所知,这几年热爱旅行的人多起来了,有不少人跑到渭源探访鸟鼠同穴山,他们访古寻幽的热情真是让我佩服。

    一次,读清代诗人王了望,发现他也去过渭源——他不但去过,还写了一首《五竹寺》。

    五竹寺,原名秀峰岩寺,在渭水支流清源河畔的千仞绝壁之处。为何要选如此险要的地方呢,一定有其缘由。一查,果然如此。原来,明惠帝建文四年(1402),大臣郭节随建文帝朱允炆一行避“靖难之役”,至秀峰岩隐居削发为僧,植红、黄、白、绿、蓝五色之竹于禅院,自称“五竹僧”;寺,也就称五竹寺。

    王了望的《游五竹寺》,是这样写的:

    山行到处即为家,

    饭煮胡麻雪煮茶。

    欲借白云一赠客,

    天分齐扫入松花。

    王了望时代的五竹寺,正是清朝同治年代邑人武举李锦标主持重建的。史料里介绍,李锦标依旧制重凿洞窟,在洞底部穿檩架梁,横栏悬柱,明椽亮瓦,虚底单檐长廊,一连四五十楹,其别致奇巧史无前例。但这些都被王了望有意避开了,在他笔下流溢出来的是五竹寺附近世俗人家的日常生活。

    这样的诗接地气、不高蹈,真好。

    我一碰上,极喜欢,默读几遍即可闭目背诵。为什么?因为诗里的句子契合我十八年的乡村生活,比如饭煮胡麻,比如雪煮茶。这些词能触动我敏感的记忆神经,能让人立马想起家乡杨家岘的生活场景。胡麻花开的时候,淡淡的、小小的紫色,在古堡下面的土坡上仿佛大地捧出的温情之梦。还有雪煮茶,是祖父早年生活的片断之一。他只是一介乡村的小小木匠,他的雪煮茶不是学古人的风雅,而是大雪封门,无法去山泉里挑水,可饭还得吃,茶还得喝,只好盛些屋顶融化的雪水了。祖父盛好水,在炕头煮罐罐茶时,我凑在一边,不停地往小火炉里添柴火——我特别喜欢听柴火在泥质小炉里发出噼里叭啦的声音。

    那一年,我刚好八岁。

    三十年后,碰到“饭煮胡麻雪煮茶”的句子时,怎能不怦然心动?简直就像在人流如织的大街上偶遇初恋情人。恰在此时,有缘结识任林国先生。我与他同在《中国烹饪》杂志开设专栏,我写的是杜甫食话,他写的是谭家菜。谭家菜是老北京的官府菜,他是谭家菜的传人,所以他写得得心应手,有理气长。更绝的是,他既精通厨艺,又涉猎金石,给每款谭家菜都配有印章。这样的搭配看似不着边际,实则独辟蹊径,颇有雅意。不仅如此,那一枚枚以菜为名的印章,细细观之,奏工甚精,遂致信求印一方,印文不是其它,就是“饭煮胡麻雪煮茶”——在我看来,这里头也藏着家乡的菜名。

    数日之后,任林国寄来茶印。

    印为阳刻,边款曰:

    饭煮胡麻雪煮茶可赏心快意也,龙山人治以及辛卯秋月。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