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南区合作社精神对新时期供销合作社发展具有怎样的深远意义?供销合作社未来发展又将如何稳步推进?在延安调查采访期间,记者专访了中共陕西省委常委、延安市委书记姚引良。
姚引良表示,老南区合作社精神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新时期供销合作社事业起到引导和借鉴作用,供销合作社事业的发展离不开老一辈供销合作社人的历史贡献,所以整个供销合作社系统都应该不忘老典型、树立老典型、学习老典型,将老南区供销合作社精神发扬光大。
南区社精神是
延安精神的组成部分
“党中央在延安的13年是中国革命非常重要的历史阶段,形成了现在彪炳史册的延安精神。其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重要组成部分,而南区供销合作社就是践行了这种土生土长的延安精神。”姚引良认为,南区社精神与延安精神一脉相承。他表示,当年在物资匮乏、供给紧缺的情况下,南区供销合作社应运而生,坚持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理念,极大限度地解决了当时物资供给问题。由于南区供销合作社适应当时的社会环境,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并适合当时所需的组织形式,所以南区供销合作社在当时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壮大。
“南区社在体制上有所创新,从观念上不断进步,不仅与党内组织联系密切,同时与国统区组织发生贸易。这种贸易上的对接体现出南区供销合作社符合了‘适者生存’的生存准则,所以南区供销合作社是创新的典范,是思想解放的典范,而南区供销合作社精神也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姚引良认为,在新时期供销合作事业的发展中,南区供销合作社精神和经验值得借鉴,保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创新、不惧困难的思想来应对“适者生存”的发展需要,应该是供销合作社事业发展的主题。
供销合作社发展
不能“以不变应万变”
“供销合作社发展从解放前和解放初期的人民公社化,从改革开放直至今日,如果保持一成不变,以体制的不变来应对市场的万变是绝对走不通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以改革开放前的老思想、老体制来发展市场经济下的供销合作社是脱离实际的,也是绝对错误的。”对于供销合作社系统的未来发展,姚引良认为必须坚持与时俱进。
南区社精神体现出适应环境谋发展的内涵,在解放前突破国民党封锁,保证边区人民和组织正常供给,正是适应了当时的环境,所以南区供销合作社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姚引良表示,现在供销合作社组织的“新网工程”就是一个很好的网络创新形式,以连锁超市的形式服务群众,不仅满足了群众的基本需求,同时符合了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市场规律,这也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结果,是新时期供销合作社发展的必然结果。
供销合作社
要在为农服务中实现自身价值
供销合作社的主要作用除了保证社会物资供给之外,更重要的是为基层农民作好服务,延安市作为陕西省统筹城乡发展的试点市,今年准备建设13个重点县城、33个重点镇和100个拥有500人口以上的重点农村新型社区,使他们成为城市与农村的中转站。通过这样的中转站,将农村的农产品中转销往城里,把城市的工业产品中转下乡。这样以来,不仅增加了就业机会,而且满足了普通市民的生活需求,更使得产品在流通过程中不断升值。
“今年陕西省农业工作中有3个重点:一是种植环节提质,科学种植提升农产品质量;二是加工环节增值,在农产品深加工的过程中让产品再次升值;三是流通环节增效,提升流通环节效率,让农民利益最大化,这与供销合作社的工作不谋而合。”姚引良表示,陕西省的农业发展方向为供销合作社系统提供了广阔空间。
在新时期,供销合作社发展面临着变革创新的挑战,但也面临着更多的发展机遇。对于供销合作社系统的未来发展,姚引良充满期待,他希望供销合作社系统能以南区社老典型为榜样,积极开拓,创新发展,担当起为农服务主力军的重任,以更大的努力创造供销合作社事业新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