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顾客构成增加销售额主要是从增加顾客人数、检讨促销效果及扩展顾客需求等项目着手。
增加顾客数量,表面来讲无非就是增加商场来客数,准确地说是增加进店顾客的有效交易次数。
要想增加门店的来客数,首先得对商圈顾客加以研究。而怎样才能对门店顾客进行调查摸排呢?
首先就要进行对市场的调查。市场调查表的设计要根据门店商圈内的不同竞争形势及顾客消费形式,主要是对门店的顾客出入、停车、顾客方便、服务、商品丰富、卖场设计、商品价格、顾客的生活状况、收入、消费频率、顾客的年龄段构成等方面进行调查,其他方面也可以加入一些对商品价格带及商品链相关的调查内容,这样是为了了解商圈顾客对商场价格的吸引力及最大限度的家庭开支。
其次,就是为了保护门店的市场及提高消费的忠诚度进行的商场促销活动。目前,很多商圈内的商场出现商品同质化、顾客同质化、供应商同质化的情况,我们如果还是按照供应商报什么促销商品就选择什么样的促销商品的话,那么只要对手稍加研究,门店的经营情况就会出现较大程度的转变甚至崩溃。
促销也不单是商品促销,促销的种类繁多,例如:限时抢、试吃、文艺表演、抽奖、竞赛、换购……门店促销的成功与否,只能说通过促销前的研究分析、促销中的跟进与协调、促销后的总结与检讨来分析促销效果。
现在,一些门店的促销决策与促销手段是在如临大敌时或销售不正常作为一种亡羊补牢的做法,对于全年的促销计划可以说是茫然的、有计划而不落实的。所以,门店的促销活动必须在一年之初就制定整年度的促销计划,由常规性促销、临时性促销、季节性促销、主题式促销等促销方式构成,这也只是广义上企划的一部分,但二者的共同目的就是增加消费、带动销售额的增加,除以上方式外,还可以以各小类为单位对一段时间内的购物篮进行分析,用PI值(客人购买率)来决定对哪些品类需要加强型的促销活动,以指导我们的理性促销。
PI销量法:
PI值=商品在单位时间内购物篮中的销售数量÷单位时间内的购物篮数量×1000
PI销售法:
PI值=商品在单位时间的销售金额÷单位时间内的购物篮数量×1000
第三是要分析顾客的购物需求。注意顾客的购物需求,其侧重点要比前几项工作更为重要,通过分析顾客的需求有没有变化、为门店的商品关联陈列提供一定的事实参考、依据。比如,现在一些二三线城市镇级门店的广场或离商场几百米的范围内,商场某季节性单品的销售量还不如一水果摊的单品销售量,这是为什么?因为水果摊抓住了顾客的需求及服务的附加值,如甘蔗的销售,在门店销售一般是比较卫生、明码标价的;但水果摊却不一样,他知道顾客的另外几个需求,一是顾客认为水果摊的价格更低,门店是标价格但水果摊是可以讲价的。二是顾客不但需要购买到低价优质的产品,还有就是根据个人本身的需要进行枝节末叶的断分。这就从简单方面分析了顾客的购物习惯、购物需求及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