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北,庆丰农资集团无疑是个让人敬重的公司。1992年注册成立时资金不足70万元,经过近20年的奋力拼搏,如今的庆丰已发展成为总资产47亿元、年营业额53亿元的集团化公司;尤其是近三年来,庆丰成功实现了由农资集团向农业集团的“华丽转身”,为供销合作社农资企业在新时期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范例。
整合资源 从竞到合
自1998年国家化肥流通体制改革以来,经过10多年“百舸争流”的发展,经营主体多、规模小、资金短缺、管理落后、抵御风险能力差、市场竞争层次低、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也越来越显现。现在需要有效地整合,联合作战,保证行业可持续发展。而整合的推动者,必然是那些理念超前、机制灵活、管理有力、实力雄厚,已具备一定的人力、货源、资金、市场、网络基础和品牌号召力、市场影响力的大中型企业。
2009年,庆丰并购了22家农资公司,庆丰占51%的股份。其中有两家年销售量在30万吨以上的省级公司,其他的都是县级龙头企业。这种以并购方式进行的农资分销整合为东北农资市场带来许多新的变化。
首先,庆丰本身的实力迅速增强,公司实力在最短时间内得到几何式的增长。目前庆丰的网络几乎全部覆盖东北市场,短期内实现百亿元销售额的目标不再是梦想。其次,由于庆丰实力的迅速扩大,庆丰在农资产业链条的话语权大幅度提升。第三,并购整合后,经销商的经营管理得到了脱胎换骨的飞跃。加入庆丰后,经销商从资金规模到资金量都得到了提高。
对于子公司的管理,庆丰集团的原则就是“有限的放手”。庆丰农资集团总经理曹利铭说:在集团的统一领导下,让子公司有一定的权力;保证他们在公司里面有合理的股份,让他们钱包鼓起来了,利润上满意了,同时不断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保证既有大原则,又有灵活性。
经过两年多的合作,集团的优势已经明显地体现出来了,庆丰集团辽宁海城丰禾农资的销量比以前增加了一倍。总经理冯润昌逢人就说:“化肥销售,从来还没有像现在这么痛快过。”庆丰集团吉林晶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广辉用“完美牵手”来描述与庆丰的合作。他说:“加入庆丰集团,让晶辉农科有能力在立足化肥主业的同时,走适度多元的发展之路,探索并创造中国农村流通渠道变革的新型营销模式。”
黑龙江省供销合作社主任张文明则从行业高度对此进行了概述:“庆丰的行业并购整合之所以能够如此顺利进行,主要源于公司的历史基础和曹利铭带领的团队顺势而为。1998年市场放开以后,诞生了一大批小肥贩子,经过10多年的发展,他们成长起来了,但是有了一定资本积累的他们却没有依靠,没有归宿,没有根。而庆丰的出现让他们找到了家,找到了根,找到了一个可以施展大身手的宽广舞台……”
上下贯通 打通产业链
早在2005年,黑龙江省社、庆丰农资集团领导层就认识到,农资企业如果能够立足化肥,有效地建立起农村营销网络、服务网络、信息网络和现代物流体系,成为集网络化分销、配方肥供应、农化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化肥销售服务商,在农村市场站稳脚跟,则会面临进入其他农资业务、农副产品收购、农村消费品销售等更为广阔的发展通道。
2008年,曹利铭上任后,就将“打造专业的农资流通商”作为重要任务,并在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上迈出重要步伐,并取得卓越成绩。在上游,庆丰积极融入生产环节,保证渠道有充足的资源。2010年,庆丰与晋煤集团合作,参股20%,参与该公司在河北玉田投建的百万吨氮肥项目,从而为公司提供质优价廉的尿素资源。在下游,庆丰开创了独具特色的“克山模式”。
2009年1月,在庆丰的极力推动下,其旗下的克山昆丰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成立了昆丰大豆专业合作社。以大豆为基点,形成了农资供应—大豆生产—大豆销售—深加工为一体的产业链,大大提升了产业链的运营效率,给所有相关环节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具体操作就是生产企业(目前合作最好的是贵州瓮福)以出厂价向合作社提供二铵,合作社统一指导种植;大豆收获后,合作社以高出市场的价格收购,并在自己的油脂加工厂加工成豆油和豆粕,而社员由此可以得到无息垫资使用种子化肥、合作社代储代销大豆、免费接受科技培训、享受国家相关优惠政策、定额免费豆油等多种优厚待遇。
农民也受益匪浅。昆丰农资公司总经理刘洪彦介绍,在克山昆丰大豆合作社,农民可以用上价格最优惠、质量有保证的农资,可以免费接受农技指导、田间管理服务;不用担心大豆卖不出去,每年还可以得到5公斤免费的豆油;土地的收益也提高了。据测算,平均每亩地增加收益60元,2010年,加入合作社的农民年可增收共计1600万元。目前当地农户争着要加入合作社,2010年,入社社员已经达到6万户,占全县农户总数的50%。同时,合作社每年还设置50万元的社员公益助学基金,只要农民社员家的孩子考上大学,都能领到3000元—5000元不等的助学金;合作社给社员发一个绿卡,享受出行、购物、住宿等一系列优惠……
传统的农资流通企业正呈现出别样的风采与前景。目前昆丰合作社已成为克山县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带动能力最强,集产、加、销、服务于一体的大豆加工龙头企业。2010年,公司年营业额达到9亿元,实现了为公司创效益,为农民谋福利,为农业做贡献。刘洪彦介绍,“下一步,我们将成立农机合作社,进一步降低农民的种田成本;成立种子繁育基地,从而实现育种、播种、田间管理、农产品回购、农产品深加工等一条龙服务,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我们还想跟大豆食品企业合作,把大豆深加工做成一个更大的产业……”
庆丰的经验说明:农民专业合作社必须有龙头企业的融入才能成功;而作为农资企业,单纯做贸易,产业链是连接不起来的,只有真正融进去了,才能成为农业产业链的龙头企业。
推进土地流转
从大农资到大农业
近三年来,庆丰集团一直致力于从农资集团向大农业产业集团的转型。2008年底,随着国家推进土地流转等农业政策的出台,庆丰就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经过深入调研,庆丰领导团队主动找各县、乡、镇做工作,承包土地。目前庆丰已流转土地25万亩,拥有30-50年的种植权。
“庆丰拿的25万亩土地,大部分都不是从农民手里拿的,而是乡村的预留地,或者是抛荒地,甚至是沼泽地,农民又没有能力改造。现在庆丰把它开发出来,相当于为黑龙江增加了25万亩耕地,这对黑龙江省千亿斤粮食工程的顺利完成,会起到重要的作用。”张永埔对庆丰的土地流转行动予以了肯定。
庆丰拿到土地后将怎么办呢?把“克山模式”在这片土地上复制。通过这种模式,在这片土地上挖出“金子”。由于拿到的基本都是当地的中低产田,庆丰先后投入2亿元和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改造;同时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今年产量还不错。相信再过两年,随着地力的增强,管理技术的提升,这些中低产田都能变成高产田。庆丰在富裕县有一块2万多亩的基地已经成为国家高产示范样板田。未来两年,国家还要投入1.08亿,把这里建成现代化景观农业,兼具农业、生产、旅游功能。现代化规模农业已经初见端倪,小有成效。
随着大农业构架的形成,粮食贸易也被庆丰提上议事日程,并探索出一个崭新的“粮肥套作”模式。2010年庆丰集团粮食贸易已经达到60万吨,以玉米、水稻、大豆为主。公司原来做农资与粮食贸易是各自分立,经过这几年探索,他们发现,结合起来后,无论是经营量还是盈利能力,都能实现飞跃。现在庆丰的粮食贸易商,都是原来的化肥经销商,他们作为庆丰区域市场的控股县域子公司,既做化肥经营,也做粮食贸易。基本每个点的贸易量都在万吨左右,有的甚至达到2万吨。在这个过程中,庆丰集团提供资金、贸易渠道支持,网络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经过近三年的运作,庆丰的“农资供应-农业种植-农产品回购-农产品贸易和加工”这样一个大农业产业链模式已经形成。“土地还是那些土地,农民还是那些农民,但产出的效益增加了。而在这个过程中,农民的生活、消费方式,包括生活观念都在发生着改变。应该说,这是庆丰的贡献。”张永埔说。
从东北农资流通整合并购,到“克山模式”形成,再到农资集团向大农业集团的华丽转身,我们看到了黑龙江省供销社和庆丰领导人的超凡胆识和宽阔胸襟。庆丰模式,为农资企业提供了一种崭新的农资经营思维,将对中国农资分销未来的发展带来一场新思维和新革命!同时,有专家高度评价说:庆丰的探索为破解中国的“三农”难题,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