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5月1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汶川重建三周年,“中国信心”何来?

白 峰

  5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在这里我们写下“中国信心”——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志》,文章从9个方面对汶川3年的发展,灾后重建,灾区的信心,灾区人民的幸福生活,发展的速度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解读,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力量,让读者对3年间汶川的变化有了一个全新的了解,也对灾后重建有了一个全新的评价。

  此文章贯穿始终的是信心,更是以信心为着力点,进行了汶川三周年的评述。汶川3年写下的是“中国信心”,发展的是“中国信心”,树立起的是“中国信心”,那么“中国信心”何来?

  首先,来自于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汶川5·12特大地震发生的第一时间,胡锦涛总书记做出了指示,温家宝总理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指挥抗震救灾,提振了灾区人民的信心。而在抗震救灾结束后,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专题会议,就灾后重建进行了研究,对口援建工作从这时开始,援建者从各省市赶赴灾区,与灾区人民并肩战斗,积极重建。而在地震灾区,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前往灾区视察,并且指挥重建。正是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也是党和政府对灾区人民的关注,从而赢得了“中国信心”。

  其次,来自于全社会的强大支持。灾难无情人有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汶川地震之后,全国各地都积极行动起来,志愿者来了,解放军来了,医务工作者来了,全国人民一条心,让爱在这里汇集,让爱在这里凝聚成为信心。河北13名农民兄弟来到了灾区,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予汶川灾区支持,大家都伸出援助之手,共同支持灾区的发展,帮助灾区重建家园。

  再之来自于灾区人民的自力更生。汶川特大地震并没有吓倒灾区人民,相反让灾区人民学会了坚强,无论是“天府之国”的四川,还是“八百里秦川”的陕西、“大梦敦煌”的甘肃,凡是受汶川5·12特大地震破坏的地方,凡是灾区,人们都坚强地挺起脊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用信心去建设美好的家园,用信心重拾破碎山河,用信心去抚平千万颗心灵的创痛。

  当然,“中国信心”更来自社会主义中国的制度优越性,通过政府和市场两种手段对资源进行配置,最大限度地推进了社会发展和灾后重建。

  信心就是力量,而在汶川地震三周年之际写下的“中国信心”正是中国力量的见证,也是中国强大的标志。汶川重建见证了中国奇迹,在是政府动员与市场力量的雄浑交响,更是自力更生与八方支援的壮丽凯歌,让“中国信心”成为唱响灾区发展、灾后重建,汶川三周年的嘹亮之歌。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