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到河南一家企业,总部在对一门店盘点后,发现差异很大。调查了半天,始终没能找到原因,财务经理说可能系统有问题。
我不置可否,打印了一份完整的终盘报告,连夜对单品进行了分析,发现很多单品的盘点库存为零,账面上却有库存,而这部分商品并不是传统高损耗商品。
第二天上午,我对这些可疑的商品利用系统库存流动逐一进行了核对。结果发现,大部分商品都处在调拨上,实物进行了调拨,系统却没有进行录入。
类似的案例不止在一家企业经历过,问题大多都是出在没有掌握“挖掘”损耗的有效方法上。
总结起来,损耗的“挖掘”方法大致有三种:一种是在营运过程中发现的损耗,如我们发现的被盗商品、商品空包装等;第二种是通过系统记录的损耗数据,如库存调整、负库存等;第三种是通过盘点报告的库存差异来发现。
这三种方法中,盘点报告是核心,日常和系统记录的是基础。如果没有日常和系统的记录,及时拿到了盘点报告也很难进行具体的原因确认。中小民营企业普遍存在数据化使用程度较低及差错率较高的状况,系统记录的不完整会对损耗原因的确认及跟踪造成很大的障碍。
在日常记录这一块,很多企业都采取了防损责任制,日常发现的损耗都由门店员工承担了。表面上这部分损耗被转移到了员工身上,实质上却为损耗的及时发现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员工即使发现了因为担心要承担责任,也会隐瞒不报。
由于以上原因,对于门店损耗信息的定位,我们还有很多具体的工作要做。在这方面要引起高度重视的就是人为的“藏损”。
一家门店损耗控制得有效还是无效,关键在于对损耗信息的真实挖掘及定位上,只有这样才能够在采取损耗措施时有的放矢。 (秦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