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零售职业经理人的培训会上,培训师提了一个问题:我们都知道,门店营收=客流量×客单价。如果有一天你发现门店收入正在下降,而只允许你在提高客流量与提高客单价之间选一项作为应对措施,你会选择哪个?
10个人里面,有9个选择了提高客流量。老师问为什么这么选?
回答是:有顾客上门,才谈得上客单价。门店的人流稀稀拉拉,没什么客流量,客单价再高又有什么用呢?而且,提高客流量是比较容易操作的,只要找一些价格敏感产品做特价和促销,就能立竿见影。
培训师转头问那个选了提高客单价的管理者,他回答道:零售业是自由竞争的市场,我们不能阻止后来者进入我们的商圈,就算我们打败了它,也会有其他企业前仆后继,因此,门店的顾客群被分流,是谁也无法阻挡的趋势。
不能指望用特价和促销把客户拉回来,因为这些手段的门槛太低,我们能用,对手也能用,价格战之后,大家的优劣对比又回到原来的状态,客流的格局并不会有什么变化,而双方的毛利损失只是便宜了那些对价格极其敏感的“特价大军”。这些大爷大妈只为特价而来,根本不会理睬店内的其他高毛利产品,对门店的赢利不会有多大贡献。
我们不能阻止对方展开价格战拉走顾客,但对于已经进入我们门店的顾客,并不是无能为力,让进店的顾客花更多的钱、买走更多的东西,提高门店的客单价,才是我们有可能解决的问题。
该位管理者回答完毕后,老师未置可否,其他学员则陷入了沉思。
几年过去了,连锁超市的竞争程度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在一级城市的主要商圈,网点日趋饱和,门对门、店对店现象十分普遍。在上海,距离最近的2个大卖场仅相隔数米之遥。连锁超市新开门店的单店产出不断下降,客流争夺十分惨烈,家电连锁业甚至出现了门店由于竞争引发的冲突。
大批二三线品牌的进贡惯坏了超市,导致它们自身的商品营销能力始终没有什么提高,脱离了厂商的支持它们很少能发掘出真正畅销的商品,何谈提高客单价?厂商支付通道费的前提是超市的销量,门店的商品组合没有吸引力,顾客不愿意来,来了不怎么买,或者只能靠价格战和负毛利糊口,哪位厂商还会往里面砸钱呢?
几轮的市场考验和商业博弈下来,超市必须要考虑每平方米上的销售额提升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