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1年3月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十一五”四个下降 “十二五”目标明确
“十二五”期间工作思路公布 公共安全管理写入规划

  本报讯  2月25日上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党组成员兼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黄毅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介绍2010年和“十一五”期间我国安全生产的总体情况、“十二五”时期安全生产工作思路和2011年重点工作,以及2010年发生的重大事故挂牌督办情况。

  “十一五”期间:“四个显著下降”

  黄毅表示,“十一五”时期,全国安全生产状况持续保持了总体稳定、持续好转的发展态势,实现了“四个显著下降”。

  一是事故总量显著下降。2010年全国共发生各类事故36.3万起,比2005年的71.8万起下降49.4%。

  二是事故死亡人数显著下降。2005年全国事故死亡人数12.7万人,之后每年连续下降,2010年降到8万人以下,为79552人,比2005年减少37.4%。

  三是重特大事故显著下降。重特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由2005年的134起、3049人,分别减少到2010年85起、1438人,分别下降36.6%和52.8%。

  四是反映安全发展状况的四项相对指标显著下降。与2005年指标相比,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71 %、工矿商贸十万就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45%、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58%、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下降73%。

  “十二五”目标:

  建“六大体系” 提高“六个能力”

  黄毅指出,“十二五”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目标已经明确:安全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安全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努力实现事故总量、死亡人数继续下降,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亿元GDP事故死亡率下降36%以上,工矿商贸十万从业人员事故死亡率下降26%以上,煤炭百万吨死亡率下降28%以上,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下降32%以上,全国安全生产形势保持持续稳定好转态势。 

  为实现这一目标,将进一步建立完善企业安全保障、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安全科技支撑、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应急救援、宣教培训等“六大体系”,着力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和事故防范、监察执法和群防群治、技术装备安全保障、依法依规安全生产、事故救援和应急处置、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和社会公众自救互救等“六个能力”,加快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推动安全生产状况的持续稳定好转,为到2020年实现根本好转奠定具有决定意义的基础。

  公共安全管理

  写入“十二五”规划

  针对近年来发生的一些城市公共安全事件,黄毅表示,一些有关公共安全的措施和对策已经写入《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他说,要进一步加强公共安全的监督管理,需要采取几点措施: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安全发展的意识,从而强化安全第一的观念;逐步加大公共安全投入,完善公共安全设施,提高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完善公共安全应急预案,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切实加大政府部门对公共安全的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强和创新对社会的管理;建立全社会对公共安全的监督机制,畅通各种监督渠道,动员群众和媒体举报公共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落实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严防由于生产安全事故而导致对环境和水资源等方面的污染而造成公共安全事故。 

  2011年:

  完成八项重点工作

  谈到今年的工作,黄毅说今年的重点工作主要有八项:一是以深入贯彻执行国务院《通知》为有效抓手,深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二是以“打非治违”为有效手段,深化依法监管。三是以治理隐患、解决突出问题为着力点,深化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专项整治。四是以先进适用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为有效途径,大力推进安全生产科技进步。五是以广泛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活动为有效载体,全面推进企业安全达标。六是以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法制体制机制为关键环节,推进长效机制建设。七是以先期建设的7个国家矿山救援队为契机,加快建设高效实用的应急救援体系。八是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继续加强安监队伍建设,不断提升科学监管能力。

  (李彩琴)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