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2月2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农村公路交通 重重隐患何时消


  近年来,我国农村公路建设快速发展。截至2009年底,我国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333.56万公里,乡镇通达率达到99.4%,通畅率达到92.7%,东、中部地区建制村通畅率达到95.6%和88.5%,西部地区建制村通达率达到90.1%;农村客运的发展也令人瞩目——全国农村客运车辆达到34万辆,农村客运站14万多个,农村客运线路近8万条,日均发班约100万个班次,农村客运班车通达全国3.5万个乡镇、55.3万个建制村,全国乡镇、建制村通班车率分别达到98%和87.8%。但与此同时,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监管仍是一个薄弱环节。公安部通报指出,2010年上半年农村地区小型汽车事故比例呈现上升态势,因违法载人、超载等违法装载、无证驾驶肇事导致的事故所占比例均高于全国同类交通违法行为肇事平均水平。

  事故不断 农村公路成“重灾区”

  兔年春节刚过,国务院安委会就通报了两起农村道路重大交通事故。

  根据通报,2月4日17时27分,福建省南平市邵武汽车运输公司一辆号牌为闽HY1151的中型客车(核载19人,实载21人,其中2名儿童),行至邵武市境内316国道297公里550米处时,突遇一辆号牌为闽H1G321的二轮摩托车,从左侧支线驶出强行并入,中型客车驾驶人向右紧急打方向避让,导致客车碰撞公路右侧防护墩后,坠入24.5米深的富屯溪千岭电站水库中,造成12人死亡、9人受伤。

  2月7日14时10分,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一辆号牌为鄂Q2Q311的正三轮摩托车,载19人(含驾驶人),自利川市忠路镇老屋基至小河村沿通村公路行驶,当行至向阳村17组翁家湾一陡坡左转弯路段时,车辆翻下公路8米深边沟,造成10人死亡,9人受伤。

  多方原因威胁农村公路安全

  什么原因让农村公路成为事故的“重灾区”?四川省某县安监局办公室主任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脆弱的安全基础条件是导致乡村公路事故多发的客观原因。特殊的山区地形条件使乡村公路普遍等级低、路况差,道路狭窄、坡陡弯急。对乡村公路建设与管护基本上是乡建乡管,村建村管,存在着“重建设轻管理”现象,建设的多,管护的少;乡镇、村组财力有限,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对乡村公路的管护既缺资金,又缺劳动力。乡村公路排水设施大多不畅,水毁十分严重。近年来,各地对村组公路进行了硬化,路面好了,车子也跑得快了,但应该配套设置和建设的警示标志标牌、防护桩等却没有同时规范建设到位,安全隐患严重。       而相对于硬件条件的缺乏,安全意识淡薄更是乡村公路安全最突出的重大危险源。农村公共交通服务仍不发达的现状,加之村民们交通安全意识淡薄,导致一些不具备载客条件的机动车成了村民的交通工具,催生了非法载客运营。不少农民无基本的安全常识,对农用车、三轮车、摩托车、自用车、黑车等不具备安全条件的车辆,不管它安全与否,都要搭乘,更不说乘坐超速超载车了。一些不法车主安全意识淡薄,见有利可图,铤而走险,用不具客运车辆所需的安全条件的车辆非法载客,严重的是,他们根本不具备驾驶客运车辆的安全技能,操作水平低,往往临危处置不当,极易引发安全事故。

  此外,农村特别是偏远山区,道路崎岖,既不像城市道路有摄像头监控那样的非现场执法管理,又因为受警力限制,缺少交警上路执勤,交通执法力度不强,主客观方面的多种因素叠加,使得农村交通安全形势严峻,村民生命财产面临严重威胁。

  严格执法 改善条件

  如何改变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现状,新华社撰文指出,严格的执法管理是最好的安全教育。一方面,可以用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案例剖析,把非法载客导致惨祸的危害形象地告诉村民,消除村民只图一时方便、心存侥幸的心理,增强出行安全意识,自觉抵制、举报非法载客。另一方面,通过严格执法,严惩违章行驶、违法运营,让那些拿别人安全作赌注的人再也不敢也不能无视交通安全。 

  《人民公安报》也刊文称,创造一个安全、有序、畅通的农村道路交通环境,需要探索出一条适应农村道路交通管理模式:必须建立和完善“政府总揽,交警主管,部门参与,群众配合”的新型交通安全监管机制。既在外部关系上,加强上下联动,构建“齐抓共管”的责任网络,推进交通管理社会化;在公安内部关系上,派出所协管交通,构建“动静结合”的管理网络,深化管理体制;多渠道加强事故多发路段的治理工作,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不仅如此,确保农村出行安全,还需要加强交通硬件建设和改善服务水平。从长远看,地方政府加大农村道路建设投入,增加规范运营车辆服务农村,不仅是满足出行需求、确保出行安全的治本之策,也是缩小城乡差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务实之举。

  (杨小豆)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