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北方旱情牵动人心。据农业部消息,去年10月以来,华北大部、黄淮及江淮北部降水量不足50毫米,持续少雨使华北、黄淮等地气象干旱迅速发展。2月9日的监测结果显示,上述地区气象干旱等级普遍达到中至重度,其中河南中东部、山东南部、江苏北部达特旱等级。虽然最近一段时间,北方部分干旱地区出现两次降水,使部分地区旱情有所缓和,但由于降水量小,气象干旱仍将持续。据国家防总办公室的统计显示,截止到2月10号15点,全国作物受旱面积10128万亩,其中,重旱面积1506万亩;全国有281万人、257万头大牲畜因为干旱饮水困难。此次干旱地区大部分集中在北方冬麦主产区,有人担忧:如果旱情继续发展,将严重影响我国今年夏粮的产量和价格。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生产国,联合国粮农组织2月8日发出预警,称中国北方小麦产区冬季旱情可能影响中国冬小麦产量。此举表明国际市场已经开始担心中国因小麦减产而大量进口粮食,从而进一步加剧国际粮食的紧张局面。
我国的北方旱情是否真的会造成今年夏粮大幅减产,真的会带来粮食价格高涨,甚至影响到国际粮食市场呢?这取决于我们对待灾害的态度和措施。
我们常说,稳定粮食生产,一靠政策、二靠科技。而在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面前,二者相比较,及时恰当的扶持政策所发挥的作用更加立竿见影。为扭转旱情,国务院近日召开常务会议出台了十项措施,力争稳定粮食生产,这十项措施被媒体称为“国十条”。十项措施中有加强抗旱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先期安排受旱严重地区节水改造中央投资40亿元的基础上,再安排中央投资20亿元,加大旱区水利建设的投资;有积极鼓励抗旱的补贴政策——扩大冬小麦抗旱浇水补助范围,每亩10元;冬小麦返青拔节弱苗施肥补助,每亩10元;农机购置补贴12亿元;扶持2000个规模化的专业化服务组织,进行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每个补助25万元;东北水稻育秧大棚补助5亿元;6个省的600支抗旱服务队购置抗旱浇灌设备和器材12亿元。此外,还有一项更加鼓舞人心的政策——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2011年生产的三等早籼稻、中晚籼稻、粳稻最低收购价分别提高到每50公斤102元、107元、128元,比2010年分别提高9元、10元、23元。看得出,国务院出台的这一系列措施覆盖了粮食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农民的抗旱积极性、种粮积极性。历史事实也证明,农业补贴政策在稳定我国的粮食生产方面的确发挥了巨大作用。有数据表明,国家的惠农补助政策(取消农业税以及各种种粮补贴)对我国粮食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了50%。
然而,临时性的补贴政策并没有改变我国农业靠天吃饭的状态,气候因素依旧是影响中国粮食生产的重要因素。而温室效应带来的全球气候变暖、本世纪自然灾害频发的趋势已经表明,农业生产进入风险高发期。在这种情势下,仅仅依靠国家的临时性补贴政策,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增产问题。
要想保持我国的粮食生产稳定、粮食价格不大起大落,最根本的还是要改变以家庭生产为单位的种植模式,实现规模化生产经营。只有实现了粮食的规模化经营,在技术上可以实现大面积灌溉、机械化操作,迅速广泛地推广农技新成果;在落实国家惠农政策上,可以做到准确、及时、高效;在极端天气频发的情况下,能够抵抗更大的自然灾害。因此说,无论是落实国家各项惠农政策,还是抗旱保粮和推广农业科技新成果,规模化生产经营都是最佳模式,对稳定粮食生产、粮食价格、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也唯有依靠这种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才能使得我国农业摆脱靠天吃饭的落后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