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1月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七成人缺乏安全感呼唤食品重典时代

邓子庆

  日前,《求是》主办的《小康》杂志和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发布《2010-2011消费者食品安全信心报告》。该报告内容显示,近七成人对中国的食品安全状况感到“没有安全感”。(1月2日中国经济网)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接连发生,阜阳奶粉事件、龙口粉丝掺假事件、瘦肉精中毒、红心咸鸭蛋、三聚氰胺奶粉、地沟油、“化学锅”、假豆腐,等等,不断打击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作为消费者之一,笔者也曾一次次陷入迷惘:那么多因食品问题而造成的悲剧历历在目,为何大家尤其是食品生产者和监督者,就不能汲取教训呢?  

  我们说,“毒食”制造者固然可恨,毕竟只为金钱遮望眼的他们已经失去底线,但不得不说的是,几乎每一次食品问题的背后,都有着不可告人的主观意图,但低廉的违法犯罪成本却一再告诉我们,现有法律的软弱加剧了这种有意。

  例如金浩茶油事件,湖南省质检方不及时公开信息也罢,还躲躲掩掩多日,期间甚至宣称产品曾检验合格;又例如对待“化学锅”现象,不少地方职能部门却表示“不好管”,随后还有两个协会站出来说“火锅底料百分百合格”,这岂能不让人头痛呢?种种事实告诉我们,不少食品安全问题常常是一个巴掌拍不响,除了制造者丧失底线外,相关职能部门的不作为、乱作为、难作为也在很大程度上充当了推手。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应该说,食品安全是个基本的常识性问题,就像我们该用嘴而不是用鼻子吃饭一样,食品不得随意弄添加剂、致癌物质当严控,等等,这一个个食品问题不就是再简单不过的常识问题吗?或许,正因为是常识,往往容易被忽视,正因说起来大家都晓得,往往又不被重视。因此,可以说,无视常识中国的食品领域已经称得上是一片“乱世”了。  

  基于此,我们呼吁对于那些无视百姓生命健康权的“毒食”主导者和公职人员,有必要施以重典——在笔者看来,在食品管理领域植入一个“以危险品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罪”也是很有必要的。所谓乱世当用重典,唯有沉重打击所有造成食品安全的有关人员,才能唤醒整个社会对百姓生命健康权的重视。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