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全国火灾事故不断。
11月13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华大学清华学堂发生火灾,过火面积约800平方米,目前已经完全排除“烟花引燃”的可能性,并查明事发当夜有人在工地内住宿,并动用了明火。
11月13日13点50分左右,河南省郑州市中原新城一栋正在建设中的高楼突然燃起大火,由于救火及时,未造成人员伤亡。据工地施工人员称,因工地电线起火引燃油漆后燃起大火。
11月15日14时15分许,上海市静安区一高层居民住宅楼发生特大火灾,造成58人死亡、70人受伤。经初步调查分析,这是一起因违法违规行为导致的特别重大责任事故。
进入冬季,风干物燥,用火、用电、用油、用气增加;元旦、春节即将来临,人流、物流集中,各种庆祝集会和传统民俗文化活动频繁,火灾事故隐患增多,防控难度加大,消防安全形势严峻;且时至年尾,“三超”(超载、超员、超速)、“三赶”(赶工期、赶进度、赶速度)现象又有所抬头,也给消防安全带来了巨大隐患。
以上海静安区火灾为例,据上海市消防局局长陈飞表示,一方面,违法违规操作引燃周边的竹片板和尼龙网,这些可燃易燃物使大火迅速蔓延;另一方面,15日风力大,风助火势,在高层建筑内形成了可怕的“立体燃烧”,这才酿成了上海市本世纪最大火灾。
以上的几起火灾在给人以沉痛教训的同时,也要求人们:在冬季和年末的双重压力下,有关方面要切实加强日常消防安全管理,从源头上彻底消除消防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