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0年11月2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亚运“叹茶”
——走进广州“亚运人家”

  广州的早上,空气,有些温热。蔼蔼的雾气,还未散尽。

  七时一到,莲香楼准时营业。荔湾,广州的老城区。街边的房子,都是矮矮的。临街的商铺,只有白底红色的简单招牌,没有太多粉饰。

  阿公阿婆,左邻右舍,每日,抬头不见低头见。

  梁伯的身后,跟着几张生面孔。

  梁八鸿68岁,参加了“亚运人家”的活动。家里来了几名日本的参观者,他头一件事就是把客人带进茶楼。

  岭南文化,“茶”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广州人说“叹茶”。“叹”,意为享受。现在,进入亚运“叹茶”时间。

  “叹”天伦

  和北京奥运一样,广州亚运也组织起了“亚运人家”的活动。不同的是,“亚运人家”只是交流接待,不接待住宿。

  莲香楼是有着121年历史的老字号。底层卖糕点礼品,楼上三层坐满可容纳450人。早市和午餐的时候,向来都要排队等位。“这里是我们中国人聚天伦的地方。”梁伯带来的这几个日本人,其实是日本运动员的家属,看上去也是60开外。“现在住在这一带的,大多都是老人。女儿出嫁了,儿子娶媳妇了,只有周末才回来看看。一起喝茶,很开心。”中村先生格外有体会,仔细听着翻译的解释,连连点头。独立的日本年轻人,往往很早离开父母自己闯荡世界。

  “多吃点,多吃点。”梁伯热情地招呼客人。凰流沙包、水晶虾饺、莲蓉包、榴莲酥,精致地装在小蒸笼里,光看卖相已叫人垂涎。茶水,是少不得的。按人头收费,每位10元。从西湖龙井,到陈年普洱,再至菊花枸杞,品色很对得起价钱。中村吃得开心,连连叫好,“能有这么一处场所,和家人相聚,温馨极了。”

  “平时都是老人家自己结伴而来,拿份报纸,聊聊闲话,这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经理梁志军叫得出每张熟面孔的名字,“我做了几十年生意,他们也光顾了几十年。”人生的变迁,都在这小小的茶室,随着一盏香茶,一盅吃食,铺展开去。

  “叹”亚运

  历史,沉甸甸的。装修,也自是古朴的雅致。漆红的木窗,雕镂的窗花,顶灯,昏黄却不至于慵懒,闲适地恰到好处。古色古香里,也有现代元素——亚运来了。

  挂壁的电视里,滚动播放着亚运新闻。随着一个失误,或是一次突破,总拖带着店堂里几声叹息,或几句叫好。菜单,尽显亚运风采,变成了“中国加油”的金牌菜单。88元一例的金瓜鱼翅羹,意喻满载而归。而金盏蒜香风膳球,则有着金牌的噱头,“祝愿中国队,金牌越拿越多。”

  莲香楼做的是街坊生意,近年来也有不少游客来帮衬。“亚运会才开始没几天,我们的营业额和去年同期相比,已经上升了20%。”生意好,当然心情舒畅。从午市开始,电视全程转播亚运赛事,“大家一坐就是一下午,就像是亚运茶话会。”店堂里,还常常有挂着亚运会工作证的食客。享受亚运,也在赛场之外。

  “叹”文化

  这个早上,店堂里还来了个引人注目的客人。他很高,足有2.10米高。金头发、蓝眼睛的德国人马蒂阿斯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交流学生,学的是国际贸易专业。有老人家窃窃私语,“这个是不是从亚运村里来的运动员?”他立即被一旁的阿婆纠正,“运动员好像不能随便出村。而且这是亚运会,人家看着也不像亚洲人。”马蒂阿斯喜欢中国文化,“广州和北京、上海不同,有更多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他拿起筷子夹起一个水晶虾饺,动作很是熟练,“这个茶,也不错。”

  德国世界杯留下极高的口碑,但马蒂阿斯对广州亚运有自己的认识,“我们学校很多同学都去当了志愿者。你可以看到广州街头都是不计酬劳的义务志愿者,非常严谨并且有效地为人们提供方便。这一点,其他国家都很难做到。”他从网上购得了女足的球票,“和中国男足相比,你们的女足还不错,我想去看看。”

  人来人往,过客,或停驻,“叹”字,却是饮茶文化的真经。亚运行,“叹”回茶。

(华心怡)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