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南漯河市供销合作社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依托地方优势产业,因势利导带领农民加快专业合作社建设,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截至10月底,全市新发展各类示范专业合作社12个,带动发展种植、养殖、加工业、流通等各类专业农户4100户,实现入社社员7450人,帮助农民增加收入3000多万元。
“一社一品”的发展模式是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显著特征,而“一特三化”即:特色高效农业、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培训,则是漯河市供销合作社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标准。在产业选择上,该市依托当地资源优势,选准具有特色的主导产业,将区域内最具显著优势的农产品充分利用起来,提高农产品的综合效益,促进了当地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该市的新希望农业专业合作社依托当地烟草、花卉传统种植优势,与当地村委会联合,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指导原则,实行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积极推行“支部+合作组织+农户”的发展模式,先后发展社员756户,优质烟叶2200亩,苗木花卉1500亩,户均增加收入2900元。玉丝长毛兔专业合作社着力在搭建发展平台上下功夫,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养殖户”模式运行,与浙江芫湖纺织原料有限公司合资成立舞湖毛纺原料有限责任公司,在生产基地与销售市场的渠道上架起致富金桥,专业合作社发展规模养殖户329户,年经营额达2000万元,利税近100万元,带动地方3万多人口就地养殖致富。
专业合作社在发展实践中,在产、加、销三个环节之间形成一条有机的产业链,同时积极实施品牌战略,为农民增收带来无限商机。该市富民辣椒专业合作社在由小到大不断发展过程中,走的就是技术化推广,品牌化经营的发展路子。他们通过申请注册品牌标志,实现区域品牌效益,提高产品的知名度,从而促进了优势农产品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逐步从无序经营迈上规范化运作、规模化发展的道路,成为年产值800万元左右的大产业。他们非常重视合作社社员的技术服务,每年定期聘请河南农科所专家进行技术辅导,技术专家通过深入田间地头,辅导社员进行辣椒栽培、管理、施肥、病虫害防治,让社员掌握打头、施肥、疏花、优化病虫防治以及辣椒成熟采摘一系列操作技术。
合作社的发展,不但使入社员走上了致富之路,还使周边镇村的富余劳动力实现了弹性就业。望着田间村头排着队前来收购产品的客商,走上致富之路的农民个个笑逐颜开……
(娄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