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0年11月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晔兮如华” 浸泡在茶道具中的禅心

张 菁

  国际著名拍卖公司佳士德为最新一场瓷器秋拍命名为“晔兮如华”,其拍品也称得上晔兮如华,温润如玉。在时光的流逝中,这些凝聚了人类审美与情感的器物被珍惜着,呵护着,她们存在的意义远远大于她们使用的价值。在茶文化发展的几千年历史中,亦有很多或精美、或粗犷,或静默、或灵动的茶道具被代代相传,在其中相传的不仅是一份精行俭德的茶意,更蓄含着一颗感恩、分享、包容、结缘的禅心。

  茶汤之外的宁静

  最近三五年,再去京城马连道茶城逛时,常常可以看到一些价格不菲的仿宋青瓷。同师友茶会时,也偶有人自包里挖啊挖,半天挖出个布袋,再从里面小心的擘出一只青瓷茶杯来。宋代、青瓷——仿佛在某一个时刻忽然迸发出积蓄已久的美来。哲学家兼诗人史作柽先生曾在书中论及青瓷,在他看来,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代,历经隋唐灿烂文明的积累,自然地出现了极具代表性之两种成熟之造型作品:一种是青瓷,一种是碎纹瓷。而宋代的五大名窑:汝、钧、官、哥、定,大都是青瓷,碎纹瓷。这两种瓷器,在民族心灵中引起那么大而普遍的爱好与鉴赏,即因其中含有中国画对自然世界所特具之内涵性精神之取法,此亦无他,即浑然一体。在史先生看来,青色也即一种无色之色,碎纹也即一种无形之形,换句话说,这也就是在去色、去对比的情形下,所形成之色与形之惟一形上之可能表达。假如于此我们再说得更具体一点,那就是,青色即天空,碎纹即大地,此即中国人在其成熟之人文心灵中,面对宇宙之两种极致之造型观念。换句话说,青色及碎纹,就是宇宙无限性之两种观念性的代表,于此若再求诸其根本,即浑然一体,别无其他,或即一种穷尽与绝对的表达。

  到了现代,再很难在生活中看到一只真正的宋代茶盏,那些存世量很少的汝窑、哥窑、龙泉窑青瓷,只在博物馆与图录里鲜为一见,但依然美好着。那已逾千年的豆青色、卵青色、梅子青,依然类冰似玉,流光溢彩。即使是一只现代仿品,品质好的,盛着正岩茶或老普洱的茶汤,一样是美不胜收。

  青瓷,以及那一身细细密密,大开大阖的开片,碎纹,有着岁月淘澄下来的宁静。

  茶之器,道之载

  中国的茶道具文化源远流长,不仅如此,禅茶文化的交流,影响了邻国禅茶文化的发展,茶道具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宋代,日本有一位赐号“大应国师”的高僧南浦绍明禅师,24岁时入宋求法,遍访名山古刹后至杭州净慈寺随虚堂智愚禅师修禅。咸淳元年,虚堂入主径山法席,绍明也随之赴径山修学,两年后嗣法回国前,绍明从恩师虚堂和尚处得到一套特别的受法印证——点茶时用于摆放茶道具的茶台子及茶道具一套,从此,茶台子传入日本。茶台子之传入,意义重大,因为台子何时开始使用,正是探讨日本茶道点茶法礼仪行于何时的关键。唯有使用台子,才有摆放茶道具的地方,才能使点茶与饮茶在同一个空间进行,因此也产生了对点茶动作更为严格的要求,而这正是茶道礼法形成的重要因素。

  开创了“草庵茶”的日本茶道开山祖师村田珠光,曾师从于当时的大禅师一休宗纯和尚。一日,村田珠光用自己最喜爱的一只茶碗刚点好茶,正要喝,一休和尚突然举起铁如意棒大喝一声,将珠光手里的茶碗打得粉碎。而珠光毫不动声色,回答道:柳绿花红。对于珠光坚忍不拔的境界,一休禅师给予了高度的赞赏,并为珠光颁发了禅宗的印可证明。珠光将印可状挂在自家茶室终日相对,专注茶事,静思禅意,终于悟出“佛法一味存于茶汤”之理。就是在平常的茶汤中,也存在高深智慧的佛法,即是说禅在生活中,不离日用。在茶人的世界里,面前的一碗茶汤就是佛法了,这也就是“禅茶一味”的境界。所以,珠光那一只被打碎的珍贵茶碗其实碎得其所,实是以本身的幻灭继开了禅茶之发扬。

  世上仅此一只,今生与茶结缘

  一回去陈珂老师那里喝茶,他邀了台湾茶人吕礼臻老师来。中间陈老师泡一泡好普洱,特别找出一只好紫砂壶来,煮水烹茶时,发现没有合适的盖置(置放壶盖的盛器),只得放在一只品茗杯上,不免怨言两句。吕老师不慌不忙地从布袋里拿出一个青花瓷的盖置出来放在茶台上,说:给,用这个。喝完茶,细细赏玩吕老师的盖置,这才发现,这是由一个元代青花的碗底打磨而成的!吕老师说,青花存世量很少,但是青花瓷碗的残片却很便宜,挑好的买几只回来,自己将碗两边磨成弯弯的船型就是一个独一无二的茶道具。这只盖置确实很特别,她的烧造工艺代表了中国瓷器史上的一个高度,她的颜色与釉水莹润剔透却又神光内敛,带着被时光打磨下来的,旧旧的好。然而她的样式,她的新生却又代表着一个茶人的发现与创意之美,真真是世上仅此一只,今生与茶结缘了。

  时隔不久,去京郊昌平大溪地玩。朋友知我爱茶,郑重地说,要现烧一只青花瓷的茶杯给我。满怀期待地来到他所说的“瓷窑”前,顿时失望。原来这不是想像中那样质朴敦厚的柴窑,只是一个机器样的,现代化要命的电窑。我摇摇头,叹了口气。朋友却拉我坐下,在一只手拉坯的素杯面上,用釉料细细地画起来。几天后,我收到了这只朋友亲手烧制的瓷杯,雪白的底子上,淡淡描了一朵荷花,半卷的荷叶衬托在旁边,清雅脱俗。我打电话去致谢,朋友开玩笑着问:怎么样?电窑也能烧出好茶杯来吧?我不好意思地点点头。朋友又说,画了好几次,烧坏好几次,才烧出这一只成功的茶杯来……原来只要用心,花功夫,无论是柴窑还是汽窑,都能烧出好茶具来。很多时候,我们不是被外界的事物障碍,而是被我们自己的心障碍了。回复一颗没有偏见,纯真本然的赤子之心,便是茶之心,也便是禅心了。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