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0年10月1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农村市场需要双向流通体系

郭未名

  农村市场不仅仅需要农产品的现代流通体系,还需要工业品的现代流通体系,这其实是一个双向的流通过程,是农村现代物流体系的两个方面。它是一个整体,我们可以分步骤运作、解决,但是不可以重此轻彼,偏废某一方面。

  商务部、财政部近日联合下发《关于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指导意见的通知》,决定由中央财政支持河北、辽宁、浙江、山东、河南、湖北、重庆、新疆等地开展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工作,通知称“力争3至5年内初步建成高效、畅通、安全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

  长久以来,我国农产品市场的状态是,从产地到销售地流通环节过长、寻租空间过大,价格时常失控上涨,而高额的利润却并未到达农民手中。有专家指出“当前体制给了中间环节太大的权力,在这一点上,国外有所不同,他们的蔬菜从田间地头可以直接进入超市,节省了很多成本”。

  由此可见,两部委下发的通知显然有意解决这一问题。通知要求,试点省份在加强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之外,立足打造现代化农产品流通链条,开展“农超对接”以及农产品品牌化等工作,并进行流通模式的创新。“鼓励大型连锁超市与鲜活农产品生产基地进行产销对接,引导批发市场紧密联系农产品生产基地,开展团体、超市配送服务和网络交易,进而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费用和农产品损耗”。

  毋庸置疑,国家出台的这个文件切中了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时弊,笔者也相信,此举在构建我国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过程中必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未来取得的成效也将是令人瞩目的。

  然而,笔者还是要“多虑”一下:我们现在建设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主要关注的是农产品进城的问题,解决的是农民“卖难”、增收以及城镇居民食用农产品安全问题,那么优质工业品下乡、农民的食品安全问题又该如何面对?如何解决?农村市场不仅仅需要农产品的现代流通体系,还需要工业品的现代流通体系,这其实是一个双向的流通过程,是农村现代物流体系的两个方面。它是一个整体,我们可以分步骤运作、解决,但是不可以重此轻彼,偏废某一方面。

  其实,谈到优质工业品下乡,保障农民食品安全,国家也在下大力气做着工作。比如,“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大力建设农村日用消费品连锁店、便利店;再比如,“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建材下乡”工程,每年国家都要拿出大笔资金进行补贴。近日,笔者又见到一则新闻《农村食品市场专项整治取得明显成效》,说的是国家工商总局按照国务院部署,从今年4月份到年底,在全国范围集中力量开展农村食品市场专项整治行动。截至8月底,全国工商机关共出动执法人员282万人次,检查农村食品经营户667.4万户次,取缔无照农村食品经营户1.9万户,吊销营业执照276户,查处农村食品违法案件1.3万件,移送司法机关31件,为农村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234万元。由此可见,在这方面,国家的的确确在做着实实在在的工作。

  然而,依笔者愚见,一种流通体系的建设仅仅依靠一些单项“工程”的建设、某些部门短时间的“专项整治”是难以完成的。我们还需像对待农产品流通一样的态度、一样的力度,将其视为一个完整的体系,通过多领域、多部门、多途径的“综合治理”,进行制度性的统筹安排、规划。这里面包括人才培养,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物流的标准化、信息化建设,以及政府对农村物流的服务职能等多方面。

  虽然实现优质工业品下乡的路径是多元的,但目标却是一致的:建立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农村新型营销体系,形成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消费网络,在农村形成优越舒适的消费环境;坚持以培育、引导、规范为手段,引导现代消费理念、流通方式、市场机制“三下乡”,促使农村消费环境发生根本变化。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