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0年8月2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质量是品牌的生命线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的议题已变得日益重要。最近20年已演变成一种全球趋势,食品安全饮品方面的责任茶叶概不例外,国内外对茶叶质量与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茶叶质量安全也存在着隐忧,如以次充好、掺假、农残含量超标等问题时有发生。质量不稳,安全不保,就是市场诚信最大的缺失,严重的会导致品牌信誉危机,使多年艰苦打造成功的“品牌”前功尽弃。

  茶的效用,引起世人越来越大的兴趣,因为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饮料也更讲究:要求饮料不但能解渴,还能防治疾病,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健康水平;寓防病治病于品茗之中,还要为“两个文明”服务。茶叶的科学、文化价值,值得深入探讨的。

  陆羽在他的《茶经》这部1200多年前(公元780年)世界上第一部权威性茶叶著作中,对茶叶效用的评价,既有他自己的观点,也有引述别人的话。

  《茶经》的“一之源”有写道:“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采不时,造不精,杂以卉莽,饮之成疾。”这段译文是:茶的效用,用作饮料,最为适宜。但如采茶不及时,制造不精细,以及混杂着野草,这样的茶叶,饮了是会生病的。

  当时科学不发达,陆羽对茶的效用评价,虽不够全面,已属难能可贵,而且他指出须在采摘、制茶良好条件下,才能获致优质,并且首次提出了质量与安全的问题,唐朝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少有人提及茶叶效用,直到明朝,才又有人重视。

  再者,陆羽在论述茶的效用的同时,强调必须重视品质和卫生,他在《茶经》中以“采不时,造不精,杂以卉莽,饮之成疾”来表述忽视品质和卫生及其危害性。这对当今茶叶市场上出现的质级不符,农残超标等问题仍有启示作用。

  当前我国茶叶的质量和卫生问题应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建国以来,从总体上来说,我国绿茶及特种茶(简称“绿特茶”)及红茶中的工夫小种红茶的品质优于外茶,唯红碎茶与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我茶质量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清洁化生产方面如农药残留量及金属含超标等问题存在着隐患,以次充好、造假问题也还未完全绝迹,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鉴定茶叶品质,不仅是色、香、味、形“四项标准”,而且要包括卫生,农药残留问题,这是一个涉及饮用者身体健康和内、外销的重要问题,应该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

  无论如何,食品安全卫生问题,是广大消费者购用商品的首要抉择,“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人命关天”。2003年的南京冠生园食品公司的“旧馅月饼”事件,让这个百年老品牌轰然倒下。三鹿奶粉事件,教训也是深刻的。茶叶企业必须引以为戒。前些时发生的个别茶叶企业农残超标、添加色素事件,不仅砸了公司品牌,而且使整个行业蒙羞。

  中国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也是茶叶生产大国。但是中国茶业长期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究其原因,我们应该承认:中国茶业在国际茶业贸易中缺乏有竞争力的知名品牌,而品牌是最重要的综合性因素。因为品牌不仅是代表一个国家的名片,同时也代表安全、品质、文化、效益、生命力和核心竞争力。

  要打造响当当的品牌,既要求真务实,更要解放思想。产品质量是品牌的生命线,质量一定要经得起长期的考验,如不能保持品质的稳定和安全,就不会有名牌产品。

  (丁俊之)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