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从南京到北京,买的不如卖的精。如今的ERP市场报价是五花八门,一些ERP厂商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得项目,降低软件产品价格,却承诺远超过自己承受能力的实施服务。然而,亏本的生意是任何厂商都不会做的,快速实施正是ERP厂商为了节省成本而设置的一个隐蔽陷阱。
陷阱一:只谈价格,不谈需求
任何企业都以商业利益为其主要目的,ERP软件厂商也不例外。显然不赚钱或者赔本的ERP项目,从签约之日起就已埋下了失败的种子。究其原因,厂商唯签单至上的员工考核制度助澜降价潮,低价格也就意味着不谈需求。
陷阱二:行业标杆案例是空谈
目前ERP市场销售已进入标杆案例营销时代,如果没有行业的成功案例,就难以说服客户签单。由此,ERP厂商都会包装几个拿得出手的所谓“成功案例”,以达到广告宣传效果。然而据了解,目前国内外大部分厂商实际并没有ERP厂商广告标杆案例的实际经验。
陷阱三:新丁菜鸟的实施顾问
在ERP选型过程当中,企业关心的是软件的功能、价格以及品牌,却很少关心甚至忽视至关重要的因素——ERP实施顾问。一些软件厂商在ERP销售攻坚时,可能会临时组织一个表面看来资质和经验非常强大的联合实施团队。但在项目实施时,往往会偷梁换柱变成新丁菜鸟团队,这也是目前许多ERP厂商心照不宣和惯用的伎俩。
陷阱四:平台化
在选择ERP时,大部分企业都定位于“成熟套装软件+个性化二次开发”的思路上。企业中70%的流程都是类似的,如采购、销售、管理基本功能等。企业作业中的20%具有一些行业性,如食品、制药行业的批号、保质期管理,也就是说,ERP平台性的软件,90%的功能是不需要额外的二次开发。若一个ERP的平台软件,不具备这些功能,说明软件产品不成熟,可能是陷阱。
陷阱五:粗放式管理
一般来说,ERP项目实施至少要包括以下阶段:项目准备与启动、业务流程分析与优化、业务流程重组与确定、软件参数配置、用户培训、系统上线等。ERP软件安装的简单过程,少则几个月,多则一年。而现在有很多厂商却号称一个月甚至两三周就能完成大规模、多部门应用的ERP上线工作。究其原因快速实施的背后往往意味着实施过程的粗放式管理,意味着缺乏行业分析以及优化的应用过程。
(王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