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上旬,以“走亲访友做生意”为主题的福建省经贸文化交流团在台湾的各项活动一浪高过一浪,受到台胞一致欢迎和台媒的广泛好评。
此间,武夷山市政府开展的“浪漫武夷,风雅茶韵”茶旅活动也首次走进台湾,带去武夷山父老乡亲的深情厚谊,展示武夷山悠久而独特的茶文化。
长期以来,两岸茶人对大红袍与冻顶乌龙这两种同宗同源的茶叶有特殊的情感,并籍此展开了频繁的交流活动。
两岸茶博会再奏凯歌
武夷山市兴田镇、五夫镇更是抓住契机,分别与台湾新竹县北埔镇、峨嵋乡结对子,现场交流,取长补短,双方就拓展经贸、茶文化合作领域达成共识,6月份,台湾将组织访问团抵达武夷山,在更深层面上谋划美好未来。
从今年10月开始,海峡两岸茶博会将固定在武夷山举办,而2008年11月在武夷山开幕的第二届海峡两岸茶博会,就吸引数百位台湾茶界知名人士前来参会,目前,从有关方面传来的消息表明,报名要求参加第四届海峡两岸茶博会的台湾各界人士十分踊跃。业界人士普遍认为,武夷山大红袍与台湾冻顶乌龙,同根同源,一脉相承,这是茶博会吸引台胞目光的关键,两岸茶文化交流也以武夷岩茶为纽带,呈现勃勃生机,前景十分广阔。
20世纪80年代:交流趋活跃
近日,记者在走访武夷山市委对台办时,喜获一份1984年9月17日的台湾《联合报》。报载,台湾知名人士谢东闵在畅谈台湾茶叶史时说,台湾冻顶乌龙茶是从福建武夷山跨海移植台湾的。一部台湾的茶叶史,也就是台湾与大陆血肉相连的见证。
上世纪80年代开始,武夷山与台湾的茶文化交往呈日趋活跃之势,武夷山茶文化节、茶王赛、国际无我茶会、茶艺茶歌舞表演等活动不仅吸引了大批台湾朋友前来一睹风采,这些茶俗也在台湾真情演绎、发展着,弘扬了博大精深的中华茶文化。
1986年9月,出席“闽台茶叶学术讨论会”的台湾代表团,就专程到武夷山进行为期3天的寻根考察,他还倡导举办国际“无我茶会”。10多年来,已在武夷山成功举办3届,其余在台湾和日、韩举办,把武夷山茶文化交流到世界各地。
20世纪90年代:互表倾慕
1999年台湾TVBS无线卫星电视台派专人在武夷山拍摄《武夷茶文化》专题片;2000年7月,又派记者赴武夷山参加“2000年中国武夷山茶文化节”,参加茶王拍卖会,走访茶农,考察拍摄了武夷山茶之旅。
台湾媒体频繁的报道,使台湾茶业人士更加向往武夷山,台湾南投县鹿谷乡乡长,曾多次带领本乡茶农赴武夷山参观考察,为“冻顶乌龙”寻根。他说,“武夷、鹿谷,同是茶乡两地,更是中华民族的根。”
武夷山也先后2次应台湾观光协会的邀请,于1997年9月和2002年8月,由市领导率武夷山茶文化艺术团赴台,参加台北一年一度的中华美食展。武夷山艺术团,每天3场的武夷茶艺表演吸引了无数观众,许多观众现场看后意犹未尽,用家庭摄像机摄下茶艺表演的全过程回家细细品味。
每场演出,场场爆满。一位连看3场的台湾茶艺人士说:“想不到武夷山有这样高品位的茶艺!”台湾媒体以大篇幅报道了武夷茶艺在台表演的盛况,称赞武夷茶艺不仅展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而且把武夷岩茶韵味融于茶歌舞、茶艺、茶道,使观赏者如痴如醉,武夷茶艺享誉台湾。
新世纪:携手前行
在2006年5月16日的第二届中国武夷山旅游节“两山两水”旅游对接研讨会上,福建省旅游协会与台湾省旅行商业同业公会共同签署了《深化武夷山与阿里山、大金湖与日月潭旅游合作,共推海峡旅游市场协议》,进一步提升闽台旅游合作水平。
2007年5月14日,第三届中国武夷山旅游节的“重头戏”—— “茶人一家亲”万人品茗会在武夷山国家旅游度假区举行,吸引了近万名中外来宾前来赏艺品茗,台湾茶界也派出强大阵容前来一叙源远流长的茶缘,在以茶会友,以茶传情中,推动两岸茶产业和茶文化发展。
2007年9月18日,武夷山华夏民族城内,一瓶取自台湾南投县鹿谷乡的山泉水和汲自武夷山的山泉水交融在一起,共同冲泡由台湾冻顶乌龙茶与福建武夷山大红袍拼配而成的乌龙茶,两种茶叶水乳相融,其高香醇厚弥漫现场,令人难忘。
2007年在泉州市举办“浪漫武夷·风雅茶韵”大红袍品茗会上,两块武夷山大红袍和台湾冻顶乌龙制成的“团圆茶饼”,再续两岸茶缘,凝聚了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
“文化同根,茶香同缘,两岸品茗,一味同心”,武夷山与台湾,大红袍与冻顶乌龙,海峡两岸以一脉相承的茶文化为桥梁和纽带,在日益加深的交往中,拓宽各领域的广泛合作,推动两岸经济文化繁荣,最终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熊慎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