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的阴影渐渐淡去,人们的生活慢慢平复。
4月末的什邡,暖风扑面。车子驶过由北京市援建的北京大道,路边是一排排灰瓦白墙的川西民居。
“这里的房子基本上都是靠从我们农信社贷款建起来的”,指着路边灾后重建的新村“红豆村”,四川省什邡市农村信用联社副主任刘哿十分自豪。
“截止到今年3月末,四川省农信社累计投放抗震救灾专项贷款73.22万户,金额279.43亿元,其中累计投放灾区农房建设贷款65.33万户、金额146.96亿元,”四川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理事长王华说。
发放了逾九成的灾后重建贷款及农房重建贷款,四川省农信社担起了支持灾后重建的重任。
“农房重建不仅是政治任务,更是社会责任,我们吃多少苦、受多少累都无怨无悔。”
板房银行
4月23日下午3点,什邡云西信用社湔底分社客户经理白勇往办公板房的沙灰地上洒了些水。不一会儿,地上的尘土又浮起来了,一些灰尘慢慢夹杂到有些闷热的空气中,仿佛刚才没有人洒过水。
从2008年10月起,白勇和他的8个同事已经在这排简陋的板房里工作了19个月。地震过后一些乡镇的新址尚未敲定,待重建农信社网点的位置也因此难以确定。在什邡,还未重建的网点有9个,云西信用社湔底分社就是其中之一。
“现在还算好,去年夏天时,来办理农房重建贷款的人特别多。板房里人多嘈杂,温度也比外面高很多,洒两遍水以后空气中还是尘土飞扬,感觉每天都生活在灰尘当中”,白勇说。
彼时的湔底分社营业窗口前,每天都排满了前来办理农房重建贷款的村民。有的人甚至清晨天未亮就到板房外排起了队。
白勇和他的同事们白天在柜台办理贷款业务,晚上还要加班核对贷款申请与贷前调查资料,确保贷款在3个工作日内发放到村民手里。时间紧,任务重,信贷员们连上厕所都要一路小跑,每天吃午饭的十几分钟成了奢侈的休息时间。
即使这样,还是有农户不理解。一天中午,已经1点了,白勇的一位同事正要起身吃饭,排在下一位的村民便埋怨道:“吃啥子饭嘛,我们都排了一上午了。”信贷员刚解释了两句,对方便拍桌子道:“是国家让我们来贷款的!”
当时的情景,白勇记忆犹新。“不过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他说,“来办业务的人多,很多都是排了几个小时的队才轮到,经常碰到嗓门大、有情绪的客户。我们也理解他们的心情,所以不管客户嗓门有多大,我们都会心平气和地跟他们沟通。”
“每户都需要重建房子,很多人家国家补贴和自筹资金不够建房,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农信社首当其冲。农房重建不仅是政治任务,更是社会责任,我们吃多少苦、受多少累都无怨无悔。”白勇说。
“农信社对我们的支持很大,要不是他们,我这房子也建不起来,哪来这么好的新生活哦!”
新生活
“欢迎再来遵道镇,欢迎再进农家乐!”距离绵竹市遵道镇几里地以外,就有标语提醒着路人,这里曾经是游客的天堂,经过重建,它又有了重新迎客的能力。
村落四周,青山环绕,白墙、灰瓦、龙脊、翘檐;“年年有余”、“孩童耍灯”、“鲤鱼跃龙门”……活泼鲜艳的彩绘年画又“跃”上了遵道镇棚花村新建房屋的白墙。
棚花村四组鲜天全的“鲜李园”是村里最大的农家乐。其实早在2006年,他就办起了“鲜李园”,“鲜”、“李”分别取他和妻子的姓氏,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但那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不但使苦心经营两年多的“鲜李园”瞬间变成了一片废墟,还夺去了鲜天全妻子的生命。
那时,52岁的老鲜曾对前来采访的记者哭诉:“这以后的日子咋办呢?”
后来,政府补贴了他1万6千元,深圳慈善组织狮子会捐助他3万1千元,加上老鲜早前的积蓄两万多元,想要重建“鲜李园”,钱还是不够……
听说可以从农信社贷款建房,他又从绵竹遵道信用社以基准利率获得农房重建贷款两万元,凑起9万多元建了4间房子。2009年春节前,老鲜就搬进了新居。
去年3月的梨花节,是老鲜地震过后最开心的日子。这一天,“鲜李园”重新正式开张了。跟他同样开心的,还有“鲜李园”新的女主人、眉山来建房的朋友给老鲜介绍的新妻子。
经营了大半年后,2009年年底,老鲜又建了7间房,规模大了,盈利能力也增强了,“现在一年能挣五六万元吧”,他说。
4月25日中午,“鲜李园”摆了十多桌饭,鲜天全和妻子两人忙得不亦乐乎。“农信社对我们的支持很大,要不是他们,我这房子也建不起来,哪来这么好的新生活哦”,手里剥着蒜,老鲜说道。
“鲜李园”旁边,“富达源”、“友云居”等农家小院,生意也同样红火。灾后重建时,这些农家乐都从遵道信用社获得了贷款。
“我准备在前面扩大经营,同时把住宿也发展起来,楼下棋牌,楼上住宿,又要向你们农信社‘伸手’喽!”鲜天全指着不远处,与遵道信用社信贷经理李万荣商量着。
“我们有个贷款业务就叫‘农家乐’,只要你们守信,经营能力和还款能力到要求,贷款没问题!”李万荣说。
农房重建的两万元钱明年到期,再加上计划用于扩大规模的贷款15万元,有信心按时还款吗?
要是能建起住宿和棋牌室,一年的盈利达到十几万元应该没问题,贷的款应该都能在期限内还完。忙完了的老鲜这么盘算着,点了根烟,说:“很有信心!”
“在农民最困难的时候,我们不能离开农民。对于极少数可能在通常期限内不能按时还款的农户,我们会视情况在借款时对还款期限予以适当延长。”
诚信重建
谈到农信社的资金帮助那么多灾民重建家园,信贷经理们的语气中充满了骄傲与欣慰,但除此之外,他们也有担忧。一些村民误认为农信社发放的农房重建贷款也是财政补贴的一部分,造成贷后管理的困难。
在云西信用社的“灾后农房重建信贷业务服务窗口”一侧,一个写着“借款讲条件,还款讲诚信,有借有还,再借不难”的宣传招贴,提醒来窗口办理贷款业务的村民,要讲究诚信。
去年12月,云西信用社还专门联系镇政府,让信贷员和村干部一起走村串户,向村民宣传“有借有还,再借不难”的诚信理念,一些诚信的农户也成为宣传的榜样。
在什邡云西信用社湔底分社的板房银行,湔底镇瓦店村村民龙会刚给农信社还了剩余的一万三千元农房重建贷款:“感谢信用社贷款给我建起了新房,现在儿女在外找到了工作,有了收入,还是先还贷款。危难之时显真情,有钱不忘信合恩哪!”
“我们的宣传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于崇志说,“有不少像龙会刚那样来还农房重建贷款的农户,目前还款额已经超过两成。”
除了开办农家乐、出售农副产品的盈利,不少农户还通过到建筑工地打工赚钱还贷。
“发放农房重建贷款的初衷就是为党分忧、为民解困。在农民最困难的时候, 我们不能离开农民。对于极少数可能在通常期限内不能按时还款的农户,我们会视情况在借款时对还款期限予以适当延长。”四川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理事长王华说。
除了诚信理念的宣传,四川省农信社也针对降低信贷风险做出了探索。四川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副主任王挺介绍说:“目前我国针对灾后重建贷款的利率补偿机制及风险机制都比较匮乏,我们也因此做了很多创新和尝试,比如创新担保方式,由县级政府用担保基金提供风险担保或贴息支持、农村信用社按担保基金的10倍以内发放贷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