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面”化解矛盾
今年以来,四川煤炭产业集团达竹公司小河嘴煤矿变“群众上访为管理下访”,矿领导班子成员带着各自分管部门负责人主动走入基层问计于民,开展了“我说管理化矛盾,落实基层促和谐”的思想工作“沟通面对面”交流活动。每月轮流在采掘、机运、通风等8个一线区队召开“沟通面对面”矿情恳谈会,由职工自己推选的职工代表带着基层职工的意见和建议,面对面提交给矿党政领导。
收集职工意见涉及内容广泛,主要有:意见和建议、咨询相关政策制度、反映有关问题矛盾等,对来访职工提出的问题,与会管理人员要以满腔热忱、积极的态度为职工排忧解难,在做好相关记录的同时,在职责范围内或当场能解决的,及时答复,给予解决;超过职责范围或当场不能解决的,要讲明情况并做好相关协调工作,经矿长办公会或党政联席会研究形成准确的意见后,由矿办公室及时通报落实情况。
为把职工的意见和建议落实到行动,防止出现会上激动、会后不动的现象,该矿将沟通会上收集的意见和建议梳理成一条条可操作性的具体办法措施,定责任领导、定部门,纳入每月督办工作流程加以重点落实,并以此作为管理层转变工作作风的参考资料,职工反映的问题和意见是否处理都将变成书面材料在矿务公开栏进行公开。
(杨涛 杨华)
点评:管理者走下去双向互动,可以听到基层听职工说真话,知晓职工对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的真实想法,有利于职工队伍的稳定,能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安全监管、后勤服务等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管理人员要写“安全日记”
近日,山东丰源赵坡煤矿出台安全管理新举措,要求管理人员跟班下井仅要抓安全、管安全,还要写“安全日记”。
该矿针对矿井地质条件复杂、安全管理难度大的实际,从现场安全管理入手,强化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个个都抓的意识,要求各级管理人员深入现场,实行走动式管理,随时发现、处理各种安全隐患。发放了《安全手册》,要求管理人员每次下井必须随身携带,随时随地记录跟班时间、地点,上一班存在安全隐患的整改情况,本班存在的安全问题、解决的措施、本班解决不了的隐患等。
为了让管理人员写好 “安全日记”,矿每月对管理人员的 《安全手册》使用情况进行抽查,一季度一考核一兑现,并纳入管理人员年度考核评先的一项重要内容,使《安全手册》既是管理人员抓安全生产的真实记录,又是对管理人员进行工作成绩考核的重要依据,促进了管理人员工作作风的转变。如今,《安全手册》成了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的“身边宝”,他们逐渐养成了写“安全日记”的好习惯,增强了安全管理工作的针对性,提高了安全管理效果。
(李甲鹏 孙景印)
点评:安全日记”确保了安全管理工作时时有记录、件件有落实,真正实现安全生产的闭合管理。
“四级排查”除隐患
皖北恒源煤电公司任楼矿近日推行“矿、区科、班组、岗位”四级隐患排查制度,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该矿每周至少组织一次由矿长、专业副矿长、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参加的全面隐患排查。基层单位的党政正职每天组织对本单位施工范围进行隐患排查,总结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负责超前排查本区对的安全隐患,达到熟悉情况、整改及时。班组长负责对本班组作业范围进行至少三次隐患排查,包括班前、班中及收工前,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记录并整改。做到了及时发现、及时整改,隐患不过班、隐患不交班;生产作业岗位员工随时对本岗位作业范围、路线进行隐患排查。并由安监处根据安全隐患的严重程度、责任主体的不同把排查出的隐患分为A、B、C三级:A类为矿因资金问题或其它方面原因不能解决,需集团公司处理解决的;B类存在安全威胁,但科区不能独立处理,需矿平衡解决的;C类虽存在安全威胁,但科区有能力自行解决的;对A、B类安全隐患由安监处填写较大隐患排查治理表,重点处理,C类由科区就地处理,达到及时排查、治理隐患的目的,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谢传飞)
点评:通过推行矿、区科、班组、岗位四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达到了一级保一级、个人保班组、班组保区队、区队保矿井的“闭环”管理,使排查、整改、反馈衔接到位,整改及时、准确,让隐患无处可藏,筑牢了安全根基,确保了矿井安全高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