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0年5月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世博盛会 紫艺亮壶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图10

  图1:汤宣武大师作品“掇只” 壶流自然弯曲、弧度柔美,整器落落大方、体态匀称,可窥制壶造型之“古雅扑拙,含而不露”表现。

  图2:杨丽亚大师薄胎花货作品“福禄寿”系列之“禄” 以把握泥色的选配,讲究造型和装饰的协调,彰显清新悦目,简洁秀朗的艺术风格,反映了作者的审美情趣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共鸣朴实而非无华,其谓:“以清新秀丽为立足,玉润而显高雅,概倾心创作故无亚”。

  图3:张海平大师作品“四方壶”  通过点、线、面的阴阳明暗高下起伏所构成的节奏化了的空间,仿佛是一曲空中的乐奏,欣赏者观其形,如闻其音,在艺术欣赏中感受到的是一个音乐化的空间境界,于有限之形中感受到无限之魅力。

  图4:徐瑞平大师作品“松鼠葡萄”  捕捉生活细节,运用艺术的手法以紫砂特有的性格加以塑造,具体而微,生动形象,将细节提炼升华,使其身体装饰反归自然之感觉,让人遐想反朴归真之情。

  图5:王小龙大师作品“龙头一捆竹”  该壶以龙、竹为基础,前后龙相对应,阴阳八卦相呼应,以七星、太极为点缀,把天地宇宙和生命感应完全融为一体,使人有一种回归人类初始状态的感受,有一种从人生格调中自然流泻出来的朴素和洒脱,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地。

  图6:潘岷大师作品“祥鸟”  突破传统造型,在圆润、饱满、轮廓周正的紫砂壶体上设计配置非常得体且富有动态而丰富多彩的壶嘴、壶把、壶的子的形制;造型中讲究线的运行贯气,讲究线与线的合理、和谐组合,把美学的点、线、面、体在造型中以素心素面的设计,到达一个新的层面。

  图7:刘小酩大师作品“大亨掇球”  朴实庄重,气势不凡,更突出紫砂艺术质朴典雅的大度气息;可谓“一球一球一球,妙在圆融悟透”。

  图8:高丽君大师作品“鸣蝉”  以一根藤蔓圈成壶把而顺藤生瓜形成壶体,瓜叶卷曲汇成壶嘴,壶身还附有瓜叶蔓,壶盖与壶身嵌为一体,把常停于树枝的鸣蝉移栖于瓜叶之上组成壶钮,动静结合,更富情趣。每次捧壶品茗时,就是和大自然进行一次亲密的接触。

  图9:范泽锋大师作品“光辉岁月”  范泽锋才情横溢而又个性鲜明,在紫砂壶艺的创作过程中,凭借其精湛的工艺与恰如其分的艺术表现手法,在独特视角里奇思巧构,化古而创新,为作品注入鲜活灵性,将壶艺至高追求“形、神、气”三者融汇贯通。

  图10:范黎明大师作品“双线竹鼓”  范黎明在领悟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新求变,无论造型还是装饰都有独特风貌,典雅而风华朴茂,将那广漠田野的自然风光融入了自己壶艺作品的内涵,并乐在其中。

  本栏目图片均由北京紫艺经贸有限公司提供,本报记者 张 翔  摄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