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合作社作为城市与基层农村的桥梁和纽带,衔接作物种植、合同收购、生产指导、技术培训等工作,供销社企业在风雨中不断壮大和发展,经营效益稳定增长,经营资本积累逐年增大,承担着农村的生活资料和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农副产品的产加销任务,是农村建设和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新形势下,如何发展农村现代流通业,实现农业经营产业化,产业经营工业化、农民参与工人化的目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稳定农资供应工作
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在供应来源、质保检测、销售渠道、技术指导、价格监督、售后服务和损害赔偿等环节,都有待于通过创新机制进行调整规范:一是争取以财政补贴、税收减免、国家化肥储备等方式,加大对农资产品研发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专项的财政投入和低利低价调节政策扶持力度,为农资产品的高效流通创造良好宽松的市场环境,从而促进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二是强化事前监督和培训制度, 从进货渠道、运输储存、特品管理、技术指导、售后服务和责任追究等环节进行市场规范监管,以保证农资经营主体应有的基本专业素质,确保农资产品市场的规范发展。 三是积极培育和重点扶持专业性的农资经营企业,为农提供农耕育种、栽培、养护、农机维修等方面的专业服务。这样,逐步使我国农资经营企业为主体、专业服务为内容、农民利益为中心、国家化肥储备为保障的特殊农村商品供应体系。
强化网站点建设和市场改造升级
网、站、点和农副产品市场是供销社为农服务的根基,基础设施一定要跟上现代商务流通业发展的需要。供销社门店遍布在全国乡镇,服务于一线农民,但摊子虽大,基础设施却最弱,极大地影响了现代农村物流工作效益和服务水平。商务部等部门于2005年8月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商品流通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要大力发展农村新型流通方式,力争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形成以县城为重点、乡镇为骨干、村为基础的农村消费品零售网络”的目标,并部署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双百市场工程”。这些为供销社的发展迎来了好的机遇。
从农民的购物便捷和消费安全出发, 供销社示范,全民带动,实行全国市场一体化的城乡商品流通梯度消费模式,积极引导向农村市场逐渐拓展和转移, 实行相应的商品供销配备机制,确保农村市场商品的物美价廉和消费安全,防止人为地定“城市商品”和“农村商品”, 着重提高农民在农业商品经济关系中的平等地位和维护好农民在农村商品流通交易中的应得利益,大力提高农村居民购买能力和消费水平,这无疑是建立我国以农产品商品化为基础的农村商品经济体系的重中之重。通过扩大完善农产品流通渠道的网络建设,以不断提高农副产品商品化程度和农民经济收入水平。
推进商品基地产业化
近年来,根据总社“四项改造”指示和各级党委、政府对产业化的要求,供销社系统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畜牧业、林果业和蔬菜业等商品生产基地,提高了农村经济组织化程度,把粗放生产经营模式转变为集约生产经营模式,丰富了农村商品市场,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促进蔬菜等农产品基地建设和助农增收,但这还不够,规模小,效益不高,供销社的产业有待于套上发展项目和政策,争取涉农资金支持,才能有发展后劲和壮大。
培育好农资和日用品流通的龙头企业
要用现代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发展,要形成协调发展、良性循环的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和市场机制,关键在于理顺和建立农业生产与农产品销售、农业生产资料与日用消费品供应等流通渠道的互动关系。农户种植盲目性和随意性,没有定向的目标市场和销售对象。农业生产手段的传统落后和农村土地资源的分割经营,很难适应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这种缺乏科学的产业规划、规模生产、信息指导、组织水平、特色发展的农业生产状况,直接制约了我国农产品商品化和农民购买力水平的提高。这些,得通过示范样板的辐射带动,形成规模化生产和扩张,以实现农户家庭经营基础上的骨干产业规模经营,逐步走上主导产业的小型大规模发展,即要突破性发展龙头企业 。
通过龙头企业发展带动产业规模经营,可把千家万户分散经营与瞬息万变大市场联接,形成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格局,防止出现互相压价、相互残杀的现象。要确保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就必须突破性发展产业龙头企业,靠龙头将农户的分散经营与大市场有效连接起来,为龙头企业的发展出台优惠政策,创造宽松的环境。
完善农村流通业的软环境
发展农村流通业,应加强发展教育,分层次、分对象、分渠道地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允许并帮助农民建立自己的合作组织体系,实现农民自主管理。要坚持内部与外部、就地与异地、境内与境外相结合,职业转移与身份转移结合,就业与创业并重,不断加快商品化进程和劳动力转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农村商品流通重在整肃市场环境,工商、税务、质监、卫生等主管部门由于农村市场的点多面广、地处偏远,均难以保证连续有效地履行法定的监管职能。一个良好的农村市场经营环境的培育形成,在于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购买能力、商业经营和政府监管等要素间形成一个有机互动的市场机制。
(作者单位:贵州省黔东南州供销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