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全世界大力倡导低碳经济的呼声,农村商业银行该如何在低碳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中积极发挥作用,并有效规避结构调整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信用风险?这已成为当前农商行急需思考的时代问题。
自商业银行诞生之初,风险就与之相伴。商业银行就是经营风险的金融机构,以经营风险作为其盈利的手段之一,以自身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打造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在商业银行的经营过程中,有两个因素直接决定着其风险的承担能力,一是资本金规模,二是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水平。风险管理水平高的商业银行可以承担高风险、高收益的项目,并且有能力把高风险转化为现实的高盈利,有效降低经营成本,继而进一步提高其承担风险的能力。
纵观国际金融体系的产生和金融实践的发展过程,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模式共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资产风险管理模式阶段,负债风险管理模式阶段,资产负债风险管理阶段,全面风险管理模式阶段。
20世纪80年代后推行的全面风险管理模式阶段是指由以前单纯的信贷风险管理模式转向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并举,信贷资产与信贷外资产并举。组织流程再造与技术手段创新并举的全面风险管理模式,体现在面向全球的风险管理体系、全面风险管理范围、全程的风险管理过程、全新的风险管理方法以及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等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和方法。全面风险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各个过程均要受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的影响,这个过程将从企业战略制定一直贯穿到企业的各项活动中,用于识别那些可能影响企业的潜在事件,以将风险管理控制在企业的风险偏好之内。全面风险管理是国际先进商业银行管理发展的新趋势,也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所蕴含的风险管理理念,对商业银行来说,除贷款之外,风险还来自承兑、同业交易、贸易融资、外汇交易、债券、股权、金融期货等方面。
由此看来,在农村商业银行的业务覆盖范围中,同样也存在着风险。因此,农商行在服务“三农”时,同样需考虑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战略问题。
企业利润受制于能源成本,转型可能使竞争力下降,甚至威胁到企业的生存。但是,无论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探索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都已是势在必行。如何在减少能源使用的同时,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已成为企业发展最需思考的问题。同样,作为服务于农村金融市场的农村商业银行,我们也应该在提高能源利用成本、调整业务结构上下功夫,从而降低能源成本,于此同时,减少风险。
低碳经济转型后,农村商业银行该如何经营,如何降低风险?
首先,应加大宣传力度,提倡绿色环保的低碳经济,力求使这一理念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从点滴做起,从百姓身边的平常事做起。
其次,应积极收集与低碳经济相关的信息,加大对先进技术的信贷支持力度,把好产业立项关,加大对技术改进的支持。如,加大对节能技术的信贷投入,以鼓励中小企业自主通过先进技术减少能源消耗。
再次,鼓励老产业的改制或转型,大力开发新产品,如,应鼓励与电力相关的中小企业寻求更多能源方式,用热能、风能、潮汐能来发电。
另外,对于农业而言,应当通过银行信贷支持的偏好,鼓励中小企业积极开发高附加值、低碳、绿色、环保的产业,以减少投入、减少风险。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农村商业银行要明确发展方向,发展绿色信贷。当前全球经济发展方式所出现的重大调整,意味着未来的产业和市场的价值分布也将由资源型向低碳技术型转变。低碳是指要使国民经济逐步趋向低碳经济标准,在不断变动的产业链条上,我们要把握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在信贷资源配置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在抓住市场机遇的同时,规避结构调整过程中的风险,提高风险防范能力,使农村商业银行保持持续、健康的发展势头,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