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贷款能批下来,多亏了信用互助协会的担保,这下俺就能订购新房的门窗了!” 3月21日,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稷下街道村民武俊才在某木业公司门窗样品展示台前,笑呵呵地说。
今年,武俊才打算精装修自己的新楼房,费用大约20万元。日前,他携带着身份证、户口簿、担保书和贷款证来到临淄区联社提出贷款申请,没想到不到5天时间就批下来了。“他的信用等级为3A级,信用度非常高,并有诚信阳光惠农信用互助协会的担保,这样我们可以放心地给予他额度为20万元的授信,贷款期为2年。”主管农民住房贷款业务的信贷专管员刘健说。
刘健所说的互助协会是在全体村民参加信用等级评定的基础上,坚持互相信任、自觉守信的前提,由乡镇街道推动,村委会牵头,农户自愿加入、相互担保的信用互助组织。截至目前,全区已成立6处互助协会,为村民种植、养殖等担保贷款1.4亿元。为全面提升支农水平,加快促进新农村建设,临淄农信联社依托信用互助协会,于今年1月份试点推行农民建房贷款业务,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该协会支农富农的功能。
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民建房提供消费信贷。刘健说,临淄区推行的农民建房贷款业务正好与此契合,有力引导了农户在旧村实施房屋重建改造,解决了农户建房、装修资金不足的后顾之忧。同时,在组建大联保体的前提下,贷款人在申请两年贷期时手续简便,随用随贷,而且利率更加优惠。
武俊才算了一笔账:“小额农户贷款一般为10万元,且手续非常繁琐。我作为3A级信用农户,还能享受到利率优惠50%的待遇,这样我原本每月还796元,实际上只还663元,节省了133元。”
据了解,临淄区发放此类贷款2700多万,支持农村改造或新建住房350户,有力地推动了农村新居面貌的改善。
(李铨斌 刘新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