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0年4月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南果梨专业合作社的春天

本报驻辽宁记者 任 军

  春暖花开的时节,辽宁海城宏星南果梨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高庆福和536户社员正忙碌着。宏星南果梨专业合作社目前拥有一个5000吨生产量的果树专用肥生产厂和储量1000吨的气调保鲜库,它已是鞍山市有名的农事龙头企业,产品销售己经覆盖东北三省的主要城市及内蒙、华北等主要市场,销售量达万吨。

  高庆福说:“我们合作社的主产品——‘宏星牌’南果梨已经得到国家商标总局的商标注册,通过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取得了绿色食品A级产品认证,并获得了国家质检总局批准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使用权,办理了国家海关总署批准的果品出口经营许可证;2009获得了辽宁省名牌产品,在第二届中俄绿色食品展销会获金奖和第六届中国辽宁(沈阳)国际农业博览会获得‘最受欢迎农产品’;取得了中国信用评价中心的‘中国315知名品牌’认证,公司进入了鞍山市农事龙头企业行列,我们迎来了南果梨事业科学发展的春天。”

  虽然合作社的发展势头很高,但高庆福还是意识到单凭南果梨一个产业还不能使社员、果农致富进小康。经过多次与党员、村民代表、社员共同探讨致富的路子后,他们决定饲养绿色生猪、在果园内散养鸡的新产业,不但能增加新的收入,还能通过养猪增加肥源,从而提高南果梨的质量,降低南果梨生产成本,真可谓一举多得。在饲养方法上,实行统一防疫、保险;统一生产、供应饲料;统一收购、屠宰;定价销售,分户饲养。同时,为了解决养殖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还兴建农村家庭沼气池。养殖业的兴起促进南果梨产业的发展,两业齐抓,两轮齐转,互相促进,同时再把农村环境治理好,还能开辟又一个产业——农事旅游业,前景非常可观。

  靠南果梨产业、养殖业、旅游业的纯收入,人均能超过2万元。在不久的将来,一个多业并举、经济发展、环境优美、村民安居乐业的新型社会主义新农村,将出现在海城、鞍山东部山区的大地上。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