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0年4月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加强基层宣传力度提升供销社影响力

谢志成

  2010年春节,我从深圳打工回老家安徽枞阳过节。期间我去户籍所在地的派出所办理第二代身份证(我的户口在供销社),可在办理时,工作人员告诉我:“现在供销社这个机构不存在了,电脑里没有录入信息,我把你的户口挂在乡直其他单位吧。”我一听很是愕然。我们的供销社产业还在,而且在本乡还有4个供销站(点),有主任、会计等健全的领导班子,只不过把经营权放给了内部职工承包而已,都几十年的老单位了,怎么一下子就没有这个机构呢?再说,从中央到地方也没有哪一级断层啊?经过我的据理力争,工作人员笑着勉强给我的居住地址一栏打上了“XX供销社宿舍001号”字样。

  这是一件意外的事,还有一件惊愕的事。春节期间,我与村里老百姓聊天,村民们问我,供销社的房子是危房了,这一轮的承包到期后要卖了吧,你在外打工,到时回不回来买呀?我说上级还没有这个政策让卖呢,现在国家重视供销社了,让供销社搞“新网工程”,参与新农村建设,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呢。老百姓非但不知道“新网工程”是一项什么工程,还说我是给自己单位吹牛皮。他们说,供销社是名存实亡了,但地皮是我们村的,要出卖也得是我们村村民优先。还有人说,供销社的职工都是外乡人,他们没有资格来买我们村的地皮。并表示,一旦知道要卖房,我们就去干涉,以免他们偷偷摸摸卖给内部职工。我听了又是一阵大大惊愕。我向他们宣讲国务院2009年国发40号文件中的指示精神,可他们听不进去,看来我个人的宣讲力量是太微乎其微了。

  这也不能全怪他们的无知,现在就连我们本系统的乡镇级的职工也没有几个人说出一个改革的所以然来。原因归根结底在于我们没有在基层做好宣传工作。一方面,上级的文件只是流传在上级的各个科室;另一方面,乡镇级供销社的领导面对承包的现状,没有什么实质的工作去做,大部分在职不在岗,甚至连办公室的大门都不常开,即使上级有个文件下发,下面也几乎无人去传达文件精神。

  由此,我认为供销社无论是承包还是其他任何形式的经营改革,供销社这个牌子还是要在农村竖起来,让农民看到这个组织还是实实在在存在。具体做法我看有三点:第一,县供销联社要监督好下级主任经理的上班制度,最起码要确保办公室的收发工作能正常运转,有了信息的运转,才能上下联动,传达思想。第二,大力向下宣传。我们不是一定要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官方的媒体来宣传。在农村供销社,可以说每个供销站(点)的墙壁就是一堵实实在在的信息墙,乡村的宣传标语都喜欢贴在那儿,供销社为何不把上级的重要政策法规用书面的形式写出来,贴在自家墙上呢?这既省财又省力,宣传效果还很好。第三,要求各乡镇供销社的站点尽快配置好本系统的广告标识。我们很多供销站都是老房子,连一个基本的广告牌子都没有,广告标识是关乎供销社的形象工程。挂好了牌子,让老百姓一看就知道供销社“回来了”,表明它完全不同于村民在大路口开的一爿个体小卖部。

  这三点我认为是一个组织最基本的形象,有了这个形象才能给基层社干部职工鼓舞士气,先有士气才有创新发展,才能提升供销社的影响力,使农村供销社在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

  (作者系安徽枞阳县钱铺乡供销社职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