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老愚
在中国十年的管理经验告诉我,在中国做管理需要让员工感受到做领导的关爱,最好是让他们有点‘感动’。
让企业的员工都喜欢企业,是一件很难的事。我曾在国内某网站看到一个调查,被调查的8 万多人中有78% 的人都说不喜欢自己的企业,更有87% 的被调查者说想离开自己的公司。根结所在还是企业的管理,也就是企业文化。
在中国十年的管理经验告诉我,在中国做管理需要让员工感受到做领导的关爱,最好是让他们有点“感动”。一旦员工被你“感动”了,那时表现出的对企业的热爱才是真正的“文化”。
感动员工的方式可以是多样的。我在微软中国任职时,就给人事部门定了一条规定:所有加入微软中国的员工都要经过我的面试。刚开始的时候,有些中层人员觉得不理解,甚至怀疑我对他们不够信任。其实我的目的就是在员工还没进入微软的时候就“感动”他们一下,让他们真正感受到什么叫“以人为本”,感受到公司对员工的重视——公司的总裁面试每一位员工,即使是最基层的员工。很多从其他公司来的员工十分感慨,说在前一家公司里工作多年,和公司老总没有任何对话机会,而来微软的面试都是总裁亲自做,感觉自己一下子被重视了,这就叫感动。
有一天晚上,我在公司楼的电梯里遇见了工程师David,他正好带着女朋友巡视完公司。我就主动地说:“David ,最近你们工行的客户项目做得怎样了?”第二天早上,我的邮箱里收到了David 的邮件,说我让他在他的女朋友面前很有面子,因为连总裁都知道他的名字,甚至还知道他在做什么,给人的感觉是他在公司里很重要,也一定会有前途。他说他女朋友对他的好感迅速增加了几十分,还说以后一定要继续努力,不会辜负期望。David 真的被感动了。
我每天都和员工接触,所以我能记住公司中1000多位员工的名字,这一点不知感动了多少人。另外,每天早上我都给大楼“不听话”的电梯派一个“电梯阿姨”,对电梯做合理的控制;我让公司阿姨帮助员工代缴水电费;在工作日,公司负责去机场和车站迎接每一位来探亲的员工家属;中秋节给员工的亲友寄送月饼。所有的一切看上去都是小事,但是每件事都会让员工感动。
在微软通过第三方咨询公司对全球员工进行的员工满意度调查中,我领导的无论是微软全球技术中心还是微软中国公司,都成为微软全球员工满意度第一的分公司。由此我成为微软公司历史上惟一一位两次获得“比尔·盖茨总裁杰出奖”的员工。
其实,我只专心做了一件事,就是让我的员工感动。
案例 : 不做“老板”做“家长”
陈岳锋
与其说许昌胖东来董事长于东来是个老板,不如说他更像是一个家长,他是8000多名员工的“大家长”。
当于东来出现在店里时,经常能听到的话是:“东来哥好!”还只是远远地见着他的身影,员工的笑意便已经浮上面容。他熟识每一个基层的员工,没有一丝一毫的老板架子。
“胖东来也许不是最大的零售企业,但我们一定要尽全力把它做成最快乐的企业。”于东来自豪地说。
于东来有句常说的话:“让创造财富的人享受财富。”在胖东来,所有正式职工都有股份,大部分企业利润都用在了造福员工生活上。
“把员工当自己的亲人看,别把他们当成赚钱的工具,如果中国的企业家,40%至50%能做到视员工为家人,中国一定能成为和谐社会。”
多少年来,很多商家崇尚西方的管理思维,却忽略了“人性”的东西。在胖东来,流传着一封信——《和大家说说心里话》,于东来用自己半生的坎坷创业经历书写着:“你心我心,将心比心,不是自己的坚决不要,遇事要抱吃亏的态度,不要急功近利,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话说得质朴而随意,却值得细细琢磨。这是因为,当“爱心”成为一种商业模式,它的力量就无比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