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0年3月1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安全培训永不下课
——黑龙江龙煤控股集团鸡西分公司安全培训探索之路纪实
刘维久

  “叮铃铃……”这是上课的铃声,铃声里透着催促、期待和希望。伴随着清脆的铃声,一队学员鱼贯而入,走进课堂。这铃声来自一个特殊的课堂——黑龙江龙煤控股集团鸡西分公司安全教育警示基地。学员是来自鸡西分公司各煤矿的员工。2009年,来这个课堂上课的有人数,前后有3万多人。

  124条生命为“课堂”沉重奠基

  有些事情,只能尘封在记忆中,一旦提起,就像撕裂了刚刚愈合的伤口,勾起一阵钻心的疼痛。2002年6月20日就是就是鸡西矿工们一个既不愿提起,又不能忘记的日子。2002年6月20日,当时的鸡西矿业集团城子河煤矿发生了一起特大瓦斯爆炸,124人死亡。事故过后,鸡西矿业集团新班子成员带领全体员工开展了深刻反思。通过反思,大家认识到,煤矿最大最危险的隐患是人的不安全意识和行为,而要消除这个最大的隐患,最基本的途径就是抓好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基于这样的认识,从2002年开始,鸡西矿业集团拉开了对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探索和实践的帷幕。

  为了抓好安全培训,鸡西矿业集团公司明确了公司、煤矿党政“一把手”是安全培训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矿都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主任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委员会,并规定公司每季度、矿每月必须召开一次培训工作例会,专题研究培训工作。公司和基层单位副总经理以上领导,每人包保一个安全培训工作联系点,并定期到联系点调研指导工作。煤矿每月都要检查安全培训工作,地面辅助单位每季度也要检查安全培训工作。这项检查由党政主要领导带队,并同步检查考评安全培训工作。

  “扫盲”三部曲

  安全培训从哪里入手?鸡西分公司认真地分析了员工队伍的结构组成。当时的员工队伍情况可以用“参差不齐”来形容。公司安全培训的第一步是“一日一题”,类似于已淡出人们记忆的“扫盲”。“每日一题”是最简单的安全培训,就是利用班前会的时机针对常见的安全问题进行灌输、提问、解答,通过这种形式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在“一日一题”的培训中,有的矿用通俗易懂的顺口溜、小快板、漫画等形式解答问题,以其实用性和趣味性吸引员工,旨在让员工学到最新最实用的安全常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参加“一日一题”活动逐渐成为许多员工的习惯。

  “每日一题”的安全培训教育可以说是安全知识的“启蒙教育”,经过一段时间后,这种形式就开始向下一步迈进。“扫盲”的核心进程从“必知必会”开始了。“必知必会”安全教育培训就是依据员工不同工种、不同岗位而制定的培训内容,是员工必须熟练掌握和运用的本岗位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便于员工学习,公司还把各岗位工种的“必知必会”内容印制成塑封卡片,全公司28988名入井人员和 19417名地面辅助工每人两套,一套放在家中自学,一套随身携带用于班中学习考问。更为重要的是,公司把“必知必会”内容纳入三级、四级脱产培训中,每期脱产班“必知必会”内容占50%,考核不合格不准结业。

  不仅仅要保证职工的自学效果,鸡西分公司还把“必知必会”学习拓展到机关,编印了《机关党员“必知必会”200题》,制作了机关干部“必知必会”卡片。孟凡平说,“无论什么岗位,都要让大家都习惯按标准化工作。”

  各培训中心根据各专业学员的实际需求,把现场实践教学作为安全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井下实训基地和模拟工作面,组织学员开展“口述手做”训练,通过“心想、眼看、口述、手做”的方式,强化现场操作。每年,员工参加复训都必须进行一次自救器佩带和灭火器使用实践操作训练与考核。学员结业考核,实物操作成绩不合格不颁发资格证书。各矿每季组织一次专业大练兵、大比武活动,公司每季出资20万元奖励优胜者。

  据介绍,各煤矿对瓦检员、放炮员、绞车司机、班组长等重点人员,坚持每月脱产培训一天。在每月质量标准化达标检查时,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质量标准化与安全知识考试。管理干部每季度、特种作业人员每半年轮考一次。对新上岗职工、低学历职工和“必知必会”全员月考不及格人员,建立“一帮一 ”师徒帮教合同。对“必知必会”考问不合格、现场操作不正确的,强制要求抄写20遍、操作20次。2004年7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在公司召开安全培训现场会,把“认真学习借鉴鸡西矿业集团全员安全培训的成功经验”写进了国家安监总局《关于加强煤矿安全培训工作若干意见》文件中,在全国同行业中加以推广。“必知必会”已经在鸡西分公司员工中“入脑入心”。如何让“必知必会”长期“驻扎”,下一步如何走,成了一个摆在鸡西分公司面前的问题。于是,“行为养成”就成为新的“晋级”目标。通俗地说,“行为养成”就是让员工不仅要“必知必会”,而且要“必知、必会、必做”。如今,员工在井下不可以随便乱走,也有相应的“交通法”。升井或入井时,都必须集体行走或班长在前、副班长在后,或者反之。  

  安全培训贯穿始终

  “安全培训是员工最好的福利”。——这是鸡西分公司领导者的一种理念。基于这样一种理念,他们把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为搞好安全生产的“抓手”,坚持不懈,一抓到底。从确定工作路数开始,到建立长效机制,探索总结,精心组织,一路走过,成效不断,把“最好的福利”送给了员工。  

  安全教育培训带来了安全生产的好形势,自2002年下半年以来,鸡西分公司没有发生三人以上人身事故和重大财产事故。安全生产的根本好转也给员工带来收入的增加。安全教育培训成了员工的“安全靠山”。2002年到2009年期间,这个分公司主要领导换了三届,但是安全培训工作还是不断接续发展,每届班子领导也都尝到了安全培训的甜头。

  鸡西分公司总经理孙若山每月下井都在20天以上。他每次下井都带两支笔:一支是签字的笔,一支是试电笔。签字的笔是考问员工“必知必会”后用来签字的,试电笔是检查设备是否有漏电的。也就是说,安全培训是他下井必查的内容之一,设备是否防爆以及边角末梢的安全管理也是必查的内容之一。他不是查完了事,而是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把安全管理推向一个新水平。

  也是在一次“早朝会”上,孙若山谈起了前一天下井考问员工的情况。他发现,在员工的考问中,有些中层干部学习“必知必会”的情况不尽如人意。在会上他提出要求,要在一年之内,把全公司中层干部轮训一遍,什么事不能凭经验办事,要把科学依据和实践经验结合起来。最后,他严肃地说:“如果轮训后不合格者,不能再用了!”

  他说:“鸡西分公司的安全培训是保证安全生产的法宝。到任何时候都不能丢。企业存在一天,安全培训就要进行一天。

  2009年9月,鸡西分公司领导班子又来了新一轮“换血”。

  新任的分(子)公司党委书记金岩说:“来到鸡西分公司,第一个接力棒就是安全生产。要搞好安全生产就要继续抓好员工的安全培训。过去,很多人希望培训能够给大家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希望听了课就可以迅速地运用到工作中,迅速解决问题。这只是理想中的培训。培训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东西,需要反复的、长年累月的给大家灌输,需要大家反复地去执行。安全培训可能无法立刻见效,但它可能几十年有效。”

  让安全培训伴随企业终身,这是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这是造就和开发高素质员工队伍的需要。

  安全培训永不下课。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