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0年3月1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城镇化要重建农村组织架构
——访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清水河县宏河镇高茂全村党支部书记刘三堂
刘学胜

  人大代表、内蒙古清水河县宏河镇高茂全村党支部书记刘三堂认为,城镇化的发展,不能简单地将农民从农村转移到城市,新农村建设也不是简单地建设漂亮的村庄,双方应该是一个统筹发展的过程,以“龙头企业+经济专业合作社+技术专业合作社”的方式对农村的组织模式框架进行重构,形成一个从生产、加工到销售及餐饮的产业链,才能实现现有农民在城镇和农村的合理分流,实现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统筹发展。

  刘三堂说,如果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好,生产出具有特色的产品,在寻求市场中,合作社对产品进行加工,或者在城市开展相应的餐饮服务。如此一来,就会有一大批农民从农业耕作中解放出来,在城市找到稳定的工作,从而推进城镇化的发展。

  但是,简单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难以有大的发展,需要当地的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进行对接,为专业合作社提供资金和市场指导方面的支持,同时,也需要发展技术专业合作社,为合作社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合作社的发展,可以让分散的国家补贴有效地统筹起来,通过对农民组织的补贴,促进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

  刘三堂认为,只要一个乡镇有两个龙头企业,一个种植的,一个养殖的,加上两个合作社和技术协会,再有政府的政策和资金的有效支持,就能够形成一套完整的产业链,将现在的农民转变成两个群体:一部分农民在农产品销售和深加工过程中在城镇安居下来,并因为农业产业链的延伸而有稳定的收入;另一部分农民则继续留在农村从事种植和养殖,由于资源的集中而实现收入的增长,农村也因为农业产业的发展而实现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将会伴随城镇化的深化而变为现实。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