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汉中市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结硕果
2009年,陕西汉中市供销合作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政策措施,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大局,努力克服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农村综合服务体系建设中取得良好成果。通过农副产品购销、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连锁销售经营、农产品贸易市场建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全系统完成商品总销售额达9亿多元。
河南濮阳市供销合作社帮助农民增收节支
2009年,河南濮阳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围绕农民增收节支做文章,通过实施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已构建起覆盖城乡、便捷高效的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便利和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综合服务体系。去年,全系统购销总额达57.5亿元,累计建设连锁经营网点2447个,连锁经营统一配送金额6.5亿元,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252个,带动辐射农户8.5万户,助农增收7900万元,使农民减少投入1500万元。
湖北十堰市供销合作社经营公益双丰收
近年来,湖北省十堰市供销合作社紧抓村级综合服务社建设,为农民打造综合服务平台。村级综合服务社建设是十堰市政府十件实事之一,坚持“多元化投入、规范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扎实推进。各县市区供销合作社都从办试点抓起,积极配合,依托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整合社会资源,按照村级综合服务社建设规范,坚持把经营性服务与公益性服务相结合,在开展日用生活用品、农业生产资料、农副产品购销、废旧物资回收、烟花爆竹销售五大主营业务的基础上,大力开展技术培训、信息发布、文化娱乐等公益性服务及组织保险、电信代理及其它各项社会化服务。2009年,全市已建并经省、市两级社验收的村级综合服务社333个,占市政府下达任务的333%。超额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
山东德州市供销合作社为农民“零距离”服务
近几年来,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需求日渐旺盛,农村潜在的市场购买力和服务需求给相对滞后的农村流通和服务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针对这一问题,山东省德州市供销合作社系统把兴办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作为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服务中心已成为当地农民购物、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截至2009年底,德州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已建和在建农村社区服务中心达54处。
农村社区服务中心自投入运营以来,其生命力和价值日益显现,特别是在方便农民生产生活,满足农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改变了长期以来供销合作社与农民之间单纯的一买一卖关系,实现了供销合作社与农民的“零距离”,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
浙江德清县供销合作社积极兴办农村综合服务社
近几年来,浙江德清县供销合作社重点组织发展农村综合服务社,取得显著成效。他们先搞试点,借鉴上海青浦区供销合作社的经验,由点带面在全县乡镇逐步铺开。同时,因地制宜,分级建社,加强与有关乡(镇)、村的沟通,合力办社。为抓好村级综合服务社发展工作,县供销合作社专门成立了村级为农综合服务社建设领导小组,各有关乡镇基层社建立村级为农综合服务社工作小组,工作细致负责,得到各级政府和群众的好评。为增强服务功能,他们将建社工作与创办社区活动中心结合起来,建一级社和建二级社,把村委会办公室、护村队、医务室、警务室、青老年活动室、阅览室、便民超市、农资供应点等相对集中到服务社,努力使服务社成为社区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
云南洱源县供销合作社农村综合服务社“小社大作用”
洱源县在供销合作社企业改制中,积极探索为农服务新途径,通过创建农村综合服务社,打造为农服务的新平台,分布在全县的16个综合服务社成为了服务“三农”的主力军。
在经营农村商业网点的同时,该县在全州率先组建了“洱源县供销社明秀综合服务社”,服务辐射2个镇乡5个村委会办事处1万多人,主要经营农资、日用百货及土特产品,年销售额达100多万元。
这些服务社按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凭借自身优势推行系列化服务,不断完善服务功能。与此同时,县社充分发挥行业服务、行业协调、行业代表职能,主动为服务社提供规划、信息、咨询、技术、营销等方面的服务,让农民得实惠,在服务中实现自我发展。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