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0年3月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防“微”才能杜“渐”


  曾经有人做过实验:把青蛙扔进装有沸水的容器中,青蛙会马上拼命往外跳;但把青蛙放在装温水的容器中再慢慢加热,青蛙刚开始会很舒服地在容器中游来游去,但等到它发现太热时,已失去力量,跳不出来了。企业事故的发生与此也有相似之处。若违章发生事故肯定能给职工下一剂猛药,让职工得到警醒,而如果几次的违章都没有引发事故,管理者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职工就会觉得无所谓,等发生事故为时已晚。

  领导职工之所以会忽视了“微”,是因为人们都习惯以效果来论动机,并且无原则地宽宥一切萌芽状态的小过失。这样的心态,表现在对隐患的管理上就是:违章者自身认为只是一件小事,谁都有粗心的时候,没关系;安全管理者则认为,反正没造成什么后果,甚至还节省了时间,还是“高抬贵手”吧。可实际上,这种“忽微”的心态和做法只会让大家对于安全越来越不放在心上,殊不知,一次侥幸并不代表永远侥幸,长此以往,大家都会此付出代价。

  诚然,人们在工作中出现小疏忽是可以理解的,“微”并不可怕,可畏的是没有杜“渐”。能否化“微”为“无”,则取决于职工和管理者的态度。如果不注意自己安全操作和意识方面的“微”,长久下来,发生恶性膨胀导致事故发生是必然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临终前所说的这句话对我们是个很好的启示。这不仅体现在做人上,也体现在工作中,要戒恶修善,不能因其小就等闲视之。平时我们就必须防微杜渐。假如每一个人都做到"见小善皆为之,绝之恶于初萌"。那么企业的安全管理一定会收效显著。

  青蛙的烫死是悲哀的,事故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只有企业的每一个干部职工在对待安全问题上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之处,从小事做起,才能防“微”杜“渐”,才能在企业构筑一道坚固的安全防线,实现安全发展。

(张 蕾)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