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10月2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走过六十话今昔

□ 吉林省舒兰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田荣义

  六十年,可谓弹指一挥间!

  然而农村信用社六十年的发展却是栉风沐雨,历尽坎坷。六十年来,经过几代农信人的顽强拼搏,农村信用社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无论是经营规模、办公条件,还是服务手段,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听老农信人说,五、六十年代,能在信用社存款的农民很少,当时一家能在信用社存款10元、20元就不错了,能存50元、100元的那更是了不起的人家。当时一个农村信用社能有上万元存款就挺好了,一个有几万元存款的信用社那就是大社!那时的人们做梦也想不到,六十年后的今天,一人存款额度在几万、几十万的根本不稀罕,一个信用社有几千万、几个亿的存款跑常趟,一个信用社就是有几十亿存款也不足为奇!

  提起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农村信用社,现在的年轻人根本不会理解,那时的农民要是有贷款需求,不但费周折,而且每户的贷款额度也只在三元、五元左右,贷款用途一般也就是购买种子、化肥,给家人治病等方面,一个信用社一年的放款余额也就在几千元左右;而现在农民要是有贷款需求,只需拿着贷款证到柜台几分钟内就能搞定三、五万元,开办了借记卡的地方更省事儿了,在限定的额度内,需要多少钱只要用卡轻轻一划即可。

  上个年纪的老人还记得,最初的农村信用社办公条件都很简陋,大多都在草房里办公,屋外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到了七、八十年代,条件转好的信用社相继搬进了砖瓦房,办公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1996年农村信用社独立后,在市场经济大潮的推动下,农村信用社的内外部效益逐年提高,尤其是近七、八年,信用社的办公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办公楼为两层、三层、五层的比比皆是。

  如今,农村信用社更是实现了通存通兑,省内汇款即时到账。同时各种功能的银联卡相继开通,做到了“储蓄、信贷、结算”一卡通。

  回望农村信用社六十年来发展的每一个历程,我们铭记祖辈开创信用合作理念的智慧,我们感叹父辈大规模发展农村信用社所经历的磨难,我们更展望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农村信用社的美好未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