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凭着对安化茶的挚爱,矢志创业,一步一个脚印,将一个濒临倒闭的茶厂起死回生,发展成为当地的龙头企业;他,致富不忘乡邻,爱心奉献社会,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践行着为党旗增光添彩的人生追求。他,就是现任梅城镇企业办副主任、梅城精制茶厂厂长、政协安化县第七届委员,2008年全县“十佳双增双带标兵”吴高良。
今年58岁的吴高良,1972年入党, 1979年参与创建湖南省安化县梅城精制茶厂,从此他与茶结下不解之缘。
如今,作为湖南安化梅城精制茶厂厂长的吴高良对创业之初的艰辛仍记忆犹新。“上世纪90年代起,由于诸多原因,安化茶走向低迷,大部分茶厂被迫停产。”面对债台高筑、濒临倒闭的梅城伊泉茶厂,已与茶厂结下深厚情缘的吴高良,不顾家人朋友的反对,毅然承包下茶厂……厂房、仓库要维修,技术、设备要更新……对吴高良来说,难度可想而知。
经过不懈地努力,吴高良终于筹集到20万元做为启动资金。“开弓没有回头箭”,他索性将吃住安在茶厂重建的工地上,既同工人一起干活,又想方设法筹资金,忙得不亦乐乎。功夫不负有心人,茶厂终于恢复生产。主要生产“连心牌”康砖茶、青砖茶,由于产品以高寒山区茶为原料,品质好,加之过硬的生产技术,其青砖、康砖系列产品对人体具有降压、降脂、消毒、解毒之功效。2008年生产销售康砖茶、青砖茶达1000吨,深受西藏、青海等省区消费者欢迎。
吴高良认为,茶厂要发展,必须在内抓质量和外联客商上做文章。为适应市场竞争,他有计划地到各地考察学习,并不断完善管理机制,把关茶叶质量,提高生产技能,重金聘请专家进行产品研发。靠信誉至上赢得了商家客户的认可,靠产品质量占领了销售市场,靠诚信经营回报社会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支持。
2006年,吴高良迎来了雨过天晴的好政策。经过一年的发展,茶厂在2007年创产值1000余万元,上缴税收50余万元。在成功迈出第一步后,吴高良并没有安于现状。2008年,他依托雄厚的生产加工技术,在浙江投资500多万元兴建了一家分厂,拓展省外市场,在产茶重地占据了重要位置,企业正逐步走向兴旺。
为了生产更多的优质茶,吴高良的眼光不只盯在加工上,还着眼于茶园的生产。2007年起,投资上百万元,开辟茶园基地500亩,改种优质茶。既为茶厂培植了原材料基地,又促进了地方经济建设,推动了农民群众致富的步伐,真正达到了产品质量上台阶、社会经济效益创双赢的目的。
吴高良在茶行业摸爬滚打三十多年,品出了茶的真味,也品出了人生的真谛。俗话说得好,一人有福,满屋飘香。在其逐步迈向成功的同时,时刻有一种致富不忘乡邻的责任感。“是党的富民政策让我们这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茶厂发展最困难的时候,我有责任尽最大的努力为茶厂寻找出路,带领大家走向共同富裕”。吴高良言出必行,首先从资金和技术上提供支持,带动群众发展优质茶园,在实现助农增收的同时,也为茶厂培植了原材料基地,并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厂就业。
在2008年先后发生冰雪大灾和汶川大地震之际,吴高良不加思索,义无反顾地捐款捐物,同时,他能够顾全大局,处处为当地政府分忧。遇到地方群众思想等问题,吴高良自愿作为政策宣传员和矛盾调解员,努力做到逐户走访,通过他耐心宣传、细致讲解,得到群众的信赖和拥护。
目前,梅城精制茶厂现有面积13000平方米,固定资产400多万元。自建厂至今,能够从低潮中平稳过渡,讲的是诚信,求的是质量,争的是效益。茶厂连续多年被评为镇先进单位,被县工商局评为重合同、守信用先进单位。2007年度当地政府评为优秀民营企业,县质量技术监督局评为质量、计量信得过单位。其产品被广州茶叶进出口公司评为优质茶产品。吴高良同志也赢得了大家的好评,连续多年被当地政府评为先进工作者,并当选为政协安化县第七届委员,2008年全县“十佳双增双带标兵”。(长 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