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9年3月3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信用记录 医药隐患的“猛药”?

本报记者 尤云

  “用3至5年时间构建药品安全准入标准体系。今后,执业药师所在药店出现假药等质量事故,不但药店将被关闭,执业药师的资格也将被撤销。”3月27日,当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会上传出以上消息后,引来各界一片欣喜的回应。但分析近几年的药害事件可以看出,问题根源有三:一是不法企业受利益驱动,违规生产;二是政府部门监管不力,尤其在某些“地标”药品转“国标”标准偏低,把关不严;三是医院和药店购销药品把关不严。北京从“终端”下手的准入制度能否取得理想成果,还有待实践检验。

  北京将清出害群之马

  据悉,按照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会所确定的原则,北京市将建立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信用记录数据库,信用记录涵盖企业的基本信息和品种的抽检、广告监测、不良反应监测、立案调查、日常检查等情况,信用记录作为医院药品招标、批发企业和零售企业采购药品的参考,对信用程度达不到标准的企业,不予准入或要求退出北京市场。

  此外,在将不良药品和隐患药品淘汰出市场的机制之外,北京市今年将建立一个全市联网的执业药师数据库,其中包括执业药师的个人信息、岗位情况以及从业信用记录等内容。如执业药师所在药店出现假药等质量事故,不但药店将被关闭,相关执业药师的资格也会被撤销。

  药品安全诚信系统与准入、退出机制的建立,也将与北京医改一脉相承。今年,北京市将建立统一的政府招标采购平台,所有公立医疗机构使用的药品,均须通过该平台公开中标。据悉,药品和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安全信用记录,亦将作为上述招标环节中,“专家评审团”决定标的的重要参考依据。

  怀疑集中在可操作性

  记者注意到,对于北京医药的准入制度,具体判断标准并无准确标准。具体说法如下:今年起,在京制、售、使用的药品,及其生产经营企业,如果屡致服用者发生不良事件,或滥发广告虚假宣传,或在日常抽验中发现严重质量缺陷,累计触犯药品安全信用的预设底限,将被药品监管部门清退出北京市场。

  “屡致、滥发、严重质量缺陷、累计”,以上模糊或广义名词,让不少消费者对“北京新举措”在期待之外多了一份怀疑。

  某知名医院医师私下对记者说:从1993年起,卫生部相继出台了《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1993年)、《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1995年)、《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颁发管理办法(试行)》(1998年)、《临床药师规范化培训大纲》(1999年)、《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1999年)等一系列规定,医院的医师也必须获得《卫生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才能上岗从业,但医院事故后也没有见过多少医生丢了饭碗。此次北京瞄准药品物流渠道下手,想法也许是好的,但实际操作是否会有操作性,还很难说。

  “全民战争”也许是猛药

  对于民众的怀疑,也许一场“全民战争”,能够使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拥有更强的实际操作性。

  据悉,北京市药监局已向市财政申请设立专项基金,奖励举报“黑诊所”、“黑药店”,协助药监部门查处虚假劣药的群众。

  正如北京市副市长丁向阳在2009年药品监管工作会上所言,北京药监系统的1300位工作人员,面对庞大的北京药品市场,必须发动群众,争取他们的理解和协助,共同打击侵扰用药安全的“黑药店”、“黑诊所”、网络邮售假劣药品和虚假药品广告。

  为了培养群众举报“黑诊所”、“黑药店”的意识和积极性,北京市药监局今年将采用发放手册、建立课堂等多种形式,进社区向居民宣传辨别假劣药品的知识,同时会尽快制定假劣药品举报奖励细则,向社会公布。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