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2月2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井下推车“找巧”惹祸端


  我是一名年轻的矿工,来矿上工作没有几天。刚开始时自己的安全意识特别差,可自从碰到那件事后,我再也不敢忽视安全了。那天,我被安排和另外两名员工往井下一线运送柱梁。按照规定,在井下平巷通常采用人力往顶盘推车。在最后一处顶盘,由于巷道压力大、铁路变形严重,一次只能往顶盘推一辆矿车,非常吃力。为了少跑一趟,节省时间,我想到了用绞车把矿车拉到顶盘的“巧”方法。我让一名员工开绞车,把绞车绳攀到劳保棍上,另外一名员工负责挂滑头。

  别说,这一巧法真管用,不一会我们就送下了三车柱梁。可当用绞车拉第四车柱梁时,攀在劳保棍上的绞车绳松脱了。停车后,我重新把绞车绳攀到劳保棍上时,由于负责挂滑头的员工没有及时拉住车,矿车突然倒了回去,虽然我反应比较快,但是左手的食指和中指还是被突然绷紧的绞车绳挤在了劳保棍上,骨折了。

  我推车找“巧”,没有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结果付出了血的代价。反思这起安全事故,我终于明白了,再完善的安全措施,如果在一线工人手里得不到落实,就等于一纸空文。

  这起事故也警示了我,安全没有捷径可走,来不得半点马虎,任何情况下找巧偷懒、麻痹松懈和不遵守操作规程的行为,都可能酿成惨祸。             (李明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