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12月6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农药包装废弃物在这里变“吃香”啦!

《中国农资》记者 赵光辉

    11月26日,为采访内蒙古中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物乙醇玉米种植项目,记者来到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原县新公中镇全顺农民专业合作社。到这里时夜幕已经降临,但“五原县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仓储店”的牌子还是吸引了我们。

    专业社理事长郝存林五十开外,身体强壮。说起这个业务的开展过程滔滔不绝。作为农业大县,五原县拥有耕地230万亩,人均耕地11.5亩,是全国人均耕地的8.5倍。广阔的面积,长期的积累,农资废弃物,尤其是农药废弃物的处理成了五原县环境保护的老大难问题。怎么办?

    为了消除农业面源污染,提升农村环保水平,五原县大力实施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工作,出台了回收一斤农药包装废弃物补贴5元的政策。这一举措撬动了企业环境治理的动力。在全顺农民专业合作社,除了农业种植项目外,还有一个“扶贫车间”,是专为在此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服务的平台。县政府的政策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过去散落在农田里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如今变吃香啦!郝存林说:“全顺专业社有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捡农药包装交到仓储店,最多一天可以挣到700-800元。”

    交到你们这里就万事大吉了?你们怎样消化这些“危险”的家伙?据郝存林介绍,他们仓储点其实是一个集中处理、转化的枢纽。所有的农业废弃物集中到这里后做无害化处理。这些瓶瓶罐罐清洗干净后,就成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了。虽然已经降温,但仅着衬衣外套郝存林还是热情地带我们来到处理车间。“这瓶黑色的水就是农药包装清洗后的有害液体,这瓶是经过无害化处理后可以达标排放的水!”看着郝存林手里举着的清亮亮的水瓶,心里对他们的工作暗竖大拇指。

    天太黑,我们没有来得及去看他们清洗农药瓶污水处理的“核心”机密,但以现在我国净水装置的研发和生产能力,这个环节应该不是最大的瓶颈。农业面源污染中农药废弃物处理的真正瓶颈是如何把这些废弃物纳入到一个社会化服务、企业化运营的系统中。如果能解决了这一点,关于“废弃物”的那句著名的表述“这世界上没有废弃物,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才会变成现实。

    当我们从农业废弃物堆积如山的仓储点告别出来时,感觉这个有点意外的采访,或许能给行业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启发吧!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