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9年11月8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陈明良


    人物名片 

    九三学社社员,一直工作于上海化工研究院,现任化肥所副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国家奖评审专家。承担完成了60几项科研和工程项目,参与编写专著4本,发表论文30余篇,授权专利十多项。带领团队开发出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尿基熔体造粒工艺首先在中国实现了产业化,在业内被称为“高塔造粒技术第一人”,曾获1项国家发明二等奖和11项省部市级科技奖及中国化工学会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创新奖、上海化学化工学会“吴蕴初奖励基金”提名奖。

    感悟20年

    复混肥具有养分综合,便于科学配肥,且省工省时、肥效显著,是化肥发展的趋势。依据当时市场需求,上海化工研究院从1996年底开始进行尿基熔体造粒工艺的研究,经过8年的艰辛试验研究,10万吨尿基熔体塔式造粒装置终于在2004年11月开车成功。在世界范围内首次实现了该技术的工程化,由于产品外观质量优势,在国内复混肥行业掀起了高塔热,极大地推动了行业的技术进步,成果实现转化后取得了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已推广应用的近300套,产能超过3000万吨。高塔熔体造粒技术分别获得了行业和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还于2016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8年中,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所带来的冷遇和挫折,但最高兴的是坚持终于有了收获。当时,没有造粒塔却要制备塔式造粒样品,专题组成员集思广益、齐心协力、想方设法造出合格的试验样品,没有塔就用露天塔,没有高度就找院内的制高点,在工程楼楼顶上建立一套喷淋试验装置。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通过实验室间歇试验、连续试验以及部分工序的扩大试验,掌握了熔体料浆的理化性质、制造方法和造粒过程,取得了必要的工艺和工程参数,为工业规模的生产装置设计提供了技术参数。在院部的大力支持下,还开展了高塔后续技术的研究,丰富了塔式造粒产品品种,使上海化工研究院始终处于熔体造粒工艺技术的前沿。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