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8年11月9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柑橘缺素如何解决讲堂二
根系萎缩、叶片发黄,都是钙镁硫惹的祸

□ 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 李 荣 华中农业大学 鲁剑威

    柑橘缺钙症状。柑橘缺钙的症状多于6月份前后出现在春梢上,常发生在新生组织,当缺钙时生长点受损、根尖和顶芽生长停滞,根系萎缩,根尖坏死。新叶尖端发黄甚至变黑,最后枯死,叶片和新梢抽出困难,新梢短,叶小。果小、颜色发青,成熟期推迟,果皮薄,易裂果。严重时会落叶、枝梢枯死。

    缺钙发生原因:通常在土壤酸度较大(pH较低)的情况下易导致缺钙。柑橘对钙的需求量较大,但由于在柑橘生产中常施石灰、过磷酸钙、钙镁磷肥及喷含钙的肥料、农药等,使得柑橘园缺钙的现象并不多见。仅山坡地,或土质差、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时,钙素易流失,会导致土壤缺钙。其次,大量施用生理酸性的化肥,易使土壤酸化,并加速钙的流失。另外,在干旱年份土壤水分不足时,氮和其他盐离子(如钾)浓度相应提高,影响根系对钙的吸收,也会发生暂时缺钙。近年发现柑橘裂果趋势越来越严重,与土壤营养失衡密切相关,土壤过量的磷和钾是造成柑橘缺钙裂果的主要原因。

    缺钙矫正技术:在新梢期喷0.3%~0.5%硝酸钙或0.3%过磷酸钙浸出液。隔5-7天喷1次,连续喷2-3次。新垦殖的柑橘园,有机质缺乏,且酸性大,易缺钙,造园时要施石灰。当土壤pH为5左右,砂质土每亩施熟石灰60千克,黏质土施120千克。当土壤pH超过8.5时,应施用石膏,一般每亩用量为80-100千克。

    柑橘缺镁症状。缺镁时果实附近的叶片和老叶首先出现症状。缺镁初期,叶片先沿叶脉两侧产生不规则的黄色斑块,逐渐向两侧扩展,使叶脉间呈肋骨状黄化。后黄斑相互联合,叶片大部分为黄色,仅中脉及其基部的叶组织保持一块倒“V”形的绿色区。严重缺镁时,全叶变黄,遇不良条件时容易脱落,落叶枝条常在第二年春天枯死。症状全年均可发生,但以夏末或秋季果实近成熟时发生最多。缺镁在老叶上发生,叶片黄化呈肋骨状,叶片基部常保持较久的绿色呈倒“三角型”。柑橘缺镁时,冬季落叶严重。

    缺镁发生原因:首先,酸性土壤和轻砂土中镁容易流失,尤其是山坡地,土壤中的交换性镁含量降低。其次,钾肥和磷施用过多,影响橘树对镁的吸收,容易引起缺镁。此外,果园中过多使用硫磺及石硫合剂药剂,容易使土壤显酸性,导致缺镁。

    缺镁矫正技术:在幼果期至果实膨大期,  喷洒0.1%的硝酸镁或0.2%的硫酸镁溶液,每隔7~10天1次,连喷3-5次。酸性土壤缺镁时选用钙镁磷肥作磷肥,与有机肥一起施用。钾肥选用硫酸钾镁作为肥源。每年每亩施氧化镁10-20千克或含镁石灰50-60千克。

    柑橘缺硫症状。新梢叶全叶发黄,随后枝梢也发黄,叶片变小,病叶提前脱落,而老叶仍保持绿色,形成明显的对比。在一般情况下,患病叶主脉较其他部位稍黄,尤以主脉基部和翼叶部位更黄,并易脱落,抽生的新梢纤细。柑橘缺硫还会出现汁囊胶质化,桔瓣硬化。

    缺硫发生原因:首先,柑橘产区多处于雨水较多的地区,硫酸根离子流失较多,为易缺硫地区。其次,沙质土硫易流失,长期施用不含硫化肥(包括高含量氮磷钾复合肥)的果园易发生缺硫现象。

    缺硫矫正技术:柑橘缺硫时,可施用石膏和石硫合剂残渣,也可叶面喷施硫酸盐溶液,如0.3%硫酸锌、硫酸锰或硫酸铜等。对有机质贫乏的酸性红壤柑橘园,除每年应增施一定量有机质肥料外,还应施用石膏。石膏用量为每亩60千克。对有机质缺乏的石灰性或碱性盐渍土壤,可结合有机肥料施用硫黄粉,一般每亩面积1次可施硫黄粉15-20千克。

(《中国农资》记者 张依然整理)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