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在湖北省洪湖市召开的全国水稻绿色生产技术模式现场观摩交流会上,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宣布启动实施“水稻+”“551”工程,大力推行“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模式,力争用5年时间发展到5000万亩,实现年产值1000亿元。
来自全国水稻产区22个省(区、市)技术推广部门及重点县代表、有关专家及稻米经销商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观摩了洪湖市汊河镇稻渔共生示范基地、乌林镇中稻-再生稻-油菜(绿肥)高效种植模式示范现场和经济开发区再生稻产业园区。
据介绍,“水稻+”是以水稻生产为本,以稻田生态系统为基,以种植制度创新为魂的新型农作制度,包括稻经轮作、稻禽协同、稻渔共生等生产体系,是水稻绿色生产的重要模式之一。“水稻+”通过改进提升和集成创新传统模式,具有稳粮优经、种养结合、绿色高效等特点。截至目前,全国“水稻+”应用面积约为2500万亩,按亩均效益2000元计算,实现经济效益500亿元。同时数据显示,仅以稻渔共生模式为例,就可减少用肥20%-30%、减少用药3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