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8年10月19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嘉宾访谈一:拒绝肥料染色,推行绿色生产方式


    主持:

    《中国农资》记者  韩 玮

    嘉宾:

    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名誉会长  曾宪成

    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主任  商照聪

    中国农科院土壤肥料测试中心主任,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常务副主任  汪洪

    贵州开磷化肥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  王开荣

    河北硅谷肥业有限公司农化中心主任  曹宝忠

    天脊煤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农化中心副主任  郭小芳

    曾宪成:绿色发展是党中央提出的五大理念的核心。具体到农资界,就是要构筑土肥和谐,既要土好又要肥好,肥好了土就好,土好了肥更好。作为肥料来讲,要从原料控制、生产控制、过程控制、运输环节控制再到使用的环节控制等各环节来把关,使全过程做到绿色化管理,从而构建绿色农资体系。我们拒绝肥料染色,就是付诸绿色具体行动,对企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汪洪:要企业拒绝染色,还有些问题需要解决,一是要合理引导,把消费习惯引导过来,包括中国农资传媒在内的各大媒体的正确引导很重要,以及像开磷这样有责任感的企业要做好表率。二是增加染色成本,现在企业为肥料染色,成本没有增加多少,这也是染色现象普遍的原因之一,染色成本增加,企业自然不会染色。三是关于染色剂的危害缺少一些数据,对安全性的评估几乎没有,同时也缺少一些标准。所以,拒绝肥料染色需要整个行业以及媒体一起努力。

    商照聪:关于肥料分级标准,经过再三磋商协调,将会形成两个标准:一个是强制性的,另一个是推荐性的。推荐性标准将会分成三级,即生态级、大田级、园林级,由企业和社会自主选择。另外一个是强制性标准,名为《肥料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这是强制性的国家标准,该标准今年肯定会颁布,适用所有的肥料。

    王开荣:多年来,开磷在绿色生产,拒绝肥料染色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得到了各方的大力支持。企业在履行好社会责任的同时,还得考虑企业的发展。从2006年起,开磷通过在技术研发方面投入大量资金,生产本色二铵,一是从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出发,二是想让产品走一条差异化的道路。在研发本色二铵方面,开磷具有先天资源优势,同时也具备生产优势,再加上技术的落地,最终成功向市场推出了本色二铵产品。当时在流通环节的推广也遇到许多阻力,但时间证明,不添加任何着色剂的产品是值得信赖的。伴随着在本色二铵产品上的成功,近两年,开磷在增值肥料产品研发方面加快了脚步,相关的创新技术研发中心也已经挂牌,海藻酸二铵已在今年成功推向市场,在多地设立了示范区,从前期来看,效果非常不错。未来,开磷还会加大增值肥料产品的研发力度,包括腐植酸、有机铵等等。

    曹宝忠:绿色发展是我们未来不可回避的一个大趋势。硅谷在这方面是有前瞻性、革命性和跨越性的。硅谷公司本身就是以研究有机硅技术为核心的技术型企业。我们经过长期的探索,发现把具有绿色环保性能的有机硅和肥料结合起来,恰恰解决了肥料发展中的短板问题。有机硅肥料在降低用量的同时提高了效率,有机硅和肥料结合后又解决了肥料在施用过程中对土壤的污染及土壤板结问题。对于未来绿色发展,硅谷有三点建议:一是建立土壤重金属污染绿色防护预警系统;二是建立土壤重金属污染识别图谱;三是呼吁政府相关机构给予技术型企业大力支持,提供绿色通道,这是目前在市场中迫切需要的。

    郭小芳:天脊是一家老牌的国有企业,专注做了30年的硝酸磷的生产。在1987年第一袋硝酸磷肥料生产出来以后,成为我国首个硝基复合肥料。经过30多年的发展和应用,它也成了硝基肥品类当中的典范。同时,它也是具有个性的企业,不断与时俱进,改进工艺。在资源环境利用方面,有两方面的优势:第一,不消耗硫资源;第二,污染少,不费调理剂。在综合利用方面,也开发出了循环利用水的综合利用设备。除了从原材料方面尽可能节约资源,减少废物排放,在推广方面,也一直在摸索创新。天脊有一支常年奔波在田间地头的农化技术团队,针对种植户进行面对面指导,在年初参加的中国高质量硝基肥发展产业行动中,让更多的种植户加入到产业行动当中来,减少优质硝基肥这一块使用不合理的现象,更多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