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8年10月12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中化农业在鄂培训新型肥料施用技术
“虾稻宝”在虾稻种养增效上作用明显
《中国农资》记者 赵光辉

    近日,由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和中化农业共同举办的“新型肥料施用技术培训班暨全国减肥增效虾稻种养结合现场观摩会”在湖北潜江市举行。活动围绕“心系三农,增效创收”主题,通过培训科学施肥及虾稻种养技术,帮助农民增产增收。实践验证,虾稻种养模式亩均利润远高于单独种植水稻的经济效益,成为农民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

    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土肥处处长辛景树、中化化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跃、湖北省耕肥总站站长李剑夫、潜江市相关领导和专业人员出席。江苏、安徽、湖南等7省区土肥(耕保)站有关专家,中化化肥安徽、湖北、江苏、湖南、江西、广东、西南、河南分公司业务团队与各地经销商、种植大户参加了活动。培训班上,潜江市著名虾稻种养专家向大家介绍了潜江虾稻种养结合的成功技术,各地种植户在现场进行热烈讨论和交流。

    近年来,由于化肥过量和盲目施用,施肥结构不合理等因素,导致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及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瓶颈之一。化肥行业肩负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责任。马跃表示,刚刚过去的“中国农民丰收节”,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广大农民的深切关怀。中化化肥作为化肥行业的“国家队”,肩负社会责任,是党和国家重大政策的践行者,我们提出“心系三农,增效创收”的活动主题,坚持科学至上的理念,一方面通过示范引导的方式帮助农民合理施肥,降低化学肥料施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另一方面通过科技创新,在肥料新产品开发上重视调理土壤,改善土壤营养元素,增效创收,提高农民经济收入。

    据了解,中化化肥专业团队精心研制成功的“虾稻宝”新型肥料,融合了有机肥、无机肥、生物菌剂及多年在水产鱼肥方面的技术积累。中化化肥科技创新中心总监李延锋博士介绍,2015年-2016年,中化化肥委托湖北省耕地质量与肥料工作总站和潜江土肥站,经过多年安全性实验、验证,产品适合虾稻共作模式,既能满足水稻稳产、小龙虾养殖安全性需求,还能改善水体、抑制青苔,真正做到高产、安全、环保。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