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6月1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营销案例
价值8万两白银 的破箩筐

□ 李晓琦

    作为晋商的代表人物,乔致庸的故事颇有商业智慧。

    乔致庸回祁县前,做了一件重要的事,就是清理“万利聚”商号吴东家的一笔欠账。吴东家欠“复盛公”8万两白银,原本承诺3个月还本付息,可一年过去了,吴东家却只字未提,不仅如此,还赖在地上向乔致庸哭穷:“我现在穷得除了房子就剩一个破箩筐了。”

    吴东家真的穷吗?当然不是。乔致庸早就了解到,此人不仅有银子,而且还包养妓女,他就是想赖账。看到吴东家这副德行,乔致庸只好说:“那好,我信你,你明天把那破箩筐拿来,再给我磕个头,咱俩的账就两清了。”第二天,吴东家果然带着一只破箩筐来了,磕了头,乔致庸把借据还给吴东家,吴东家拿了借据当场撕掉,脸不红心不跳,大摇大摆地走了。

    送走吴东家,乔致庸吩咐伙计把这只破箩筐摆在“复盛公”最显眼的地方出售,标价8万两白银,外加一年的利息款。结果,但凡进出“复盛公”的生意人都能看到这个破箩筐,并把这个破箩筐的故事当笑话讲给同行们听。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甚至还有很多人远道慕名来参观这个破箩筐。没过多久,“万利聚”商号就没生意可做了,连大掌柜和伙计们都觉得脸上无光,纷纷跳槽。吴东家这时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只好向乔致庸赔礼道歉磕头求饶,一分不差地把那破箩筐买了回去,并按照乔致庸的要求,把破箩筐挂在铺子前,以示后人。

    自古,中国就有“无商不奸”的说法,似乎商人就一定奸猾。但我并不认同,在法律和社会监督范围内,商人追逐利益本无可厚非,这种“奸”我更愿意理解为一种新思维。乔致庸利用新思维讨债,讨的巧讨的妙,不仅让老赖心甘情愿还债,还让他受到惩罚警示了后人,不愧是一石二鸟之计。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