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家住河南安阳的郝书领是村里面的名人,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种地种的好。老郝今年45岁,膝下育有两儿一女,大女儿出落的亭亭玉立,刚考上二本,俩儿子也是虎头虎脑甚是让人喜欢,小生活过的甜甜蜜蜜,村子里的人无不羡慕。不过,说起来最令人羡慕的,还得是老郝种的那几百亩地。
乘东风归乡为农
郝书领虽然出身农民,但要说老老实实呆在家种地,却没几年。早年间,农村人外出打工的不像现在这么多,家家户户的土地都不闲着,多是男的外出打工,女的在家带着孩子管着地,没多少愿意承包出去的。河南省大部分地区人多地少,安阳也不例外,人均下来土地没多少,单纯靠种自己家那一亩三分地养活一家几口,最多也就解决个温饱。于是,老郝也和村里的男人一起外出务工了。
一晃多年,老郝的年纪也近40了,虽说身子骨没啥问题,但也不敢像年轻时一样耍力气干活了,加上那几年外出打工挣不到钱,老郝就想着有没有其他的路子。
不得不说,这些年随着观念的改变,农村的劳动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无数农村人选择放下手中的土地,进城谋求更大地发展。老郝看到这样的情况,就想着为啥不能反其道而行?在别人都选择外出打工的时候,老郝选择归乡为农,真真正正地做回了农民。
随着年龄阶层的改变,新一辈的农村人看自家土地不像以前一样金贵了,大多不愿意种地。于是老郝就开始大规模流转土地,开启了自己的种地之旅。
虽说郝书领没怎么踏踏实实地种过地,但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小麦、玉米、花生这些大田作物还是会种的。老郝也不太过于追求经济作物的高效益,就种自己会种的。种经济作物比种大田作物赚的多这叫理所应当,但同样种大田赚的比别人多就是本事。老郝就有这个本事。
村子里面提起来种地,都得对老郝竖个大拇指。村里人都说,大家同样都种地,但老郝种地就能发家,不服不行。但老郝并不以为意,他觉得,一是国家政策好,给了这个契机,能够大规模流转土地,给没有其它技术的农民一条新出路;二是天脊化肥好,让粮食的产量能够提升。“我与其他人一样,没什么技术,种地也就种个小麦、花生、玉米,种不出花来,但我愿意种地,也想种好,愿意在地里面下力气、下功夫,特别是我选对了天脊的化肥,让我多打粮食多赚钱。”
选化肥只认天脊
种同样的东西,想要多赚钱,就必须得多打粮。像小麦、玉米、花生这些大田作物,管理模式基本趋于完善,管理水平也相差无几,这种情况下想要高产,选对肥料就显得尤为关键。郝书领以前在自家地种过大葱、大蒜,用的是天脊的肥料,当时就觉得天脊的肥料效果好。农民种地认死理,认准一样东西好,只要不出现大差错和比它更好的选择,便不会改。老郝也是这样。
郝书领告诉记者,天脊是大牌子,产品质量有保证,化肥养分含量足,用了这么多年,效果是可以看得出来的。中间经人介绍有试用过其它牌子的肥料,可用来用去,还是天脊的肥料用着放心。
据了解,天脊肥料的价格不算高,与普通的肥料价格相差无几,在市面上处于大众都可以接受的水平。但就效果而言,天脊肥料的效果无疑是出众的。郝书领表示,2017年的花生亩产量为700—800斤,小麦取得了丰收,亩产量为1300斤左右,相比于村里的其他农户,产量都要高一些,这跟天脊肥料的质量是离不开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郝书领的名字传开了,十里八村也就有人来打听,想看看这老郝到底是怎么种地的,怎么就能种的比别人好。农村人都实在,也没什么遮着掩着的,老郝见人来问便说我肥料用的好,用的天脊的肥料。村里人也愿意听,这老郝种那么多地,还种那么好,听他的,准没错。这不,村里几乎家家户户每逢用肥期,都会备上几袋天脊的肥料。郝书领说:“我们村里有句话叫做——天脊化肥好,村里人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