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国脐橙之乡”的四川眉山三苏镇举行了“东坡故居第七届爱媛38评选大赛暨产销对接活动”。爱媛38柑橘在2004年引进眉山,目前,眉山市东坡区爱媛38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种植基地之一,年产值达10亿元以上。当地水果收入已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0%。果业呈现出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张晓军,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农业科技下乡专家团副团长张志斌,中国农技协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农业科技下乡专家团秘书长辛士,中华合作时报社编委、中国农资传媒执行总编辑孙立新,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主任、北京建设大学常务副校长吴加志,中国农技协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研究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葛玉梅,眉山市东坡区三峰水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万月宁等嘉宾出席了活动。
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张晓军会上表示,“柑桔在世界农贸产品交易量中排第三,中国是世界产量最大、面积最大的柑桔生产国。但我国的柑桔产业大而不强。而三苏镇的爱媛38的品质非常好,皮薄肉多还很甜。希望该产业慢慢形成一个主导产业,能使得贫困地区尽快脱贫。”张晓军建议,要打造主导产业,形成相对的产业优势,要进一步提高产品品质,同时,要注重市场营销。
眉山市东坡区三峰水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万月宁介绍说,2007年政府大力提倡发展一村一品,大力实施种植发展。目前,三苏镇已初步建成爱媛38、春见等五个品种,拥有5万多亩的优质水果基地,年产量达到了9.8万余吨。
为打造生态绿色的水果产业,万月宁说,三峰水果专业合作社构建了包括种植、技术、销售等在内的绿色水果产业质量建设体系。合作社实行统一生产用肥用药、统一技术培训指导,聘请土壤专家进行土壤测定,实行配方施肥,统一病虫害综合防控、保花保果、整形修剪、套袋覆膜等提高了爱媛38产量和品质。通过引进国际领先水平的溯源识别技术,构建了质量追溯体系,1果1码、1箱1码+合格证,实现了农产品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跟踪、信息可查询、责任可追究、从而极大地提升了“三峰水果”的附加值及市场品牌认可度,提高了果农的经济收益,切实保障了公众消费安全。
在现场,约有100多户当地果农参加了此次果王大赛。农户们纷纷将自家精心种植的爱媛38号柑桔向与会嘉宾进行展示。来自眉山市农业局和东坡区果业协会等单位的5名农技专家通过对色泽、果型、酸甜度等指标进行测量和综合评审,最终评选出果王1名,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
此次活动不但为水果种植户提供了与农技专家交流种植技术的机会,还让种植户直接与水果收购商进行业务接洽。当天的产销对接活动上,来自上海和武汉的水果收购商代表就与东坡区三峰水果专业合作社签订了采购协议,采购数量达5000吨,金额达到2000万元,让广大水果种植户在家门口就将水果卖出去。
据了解,此次活动由中共眉山市东坡区委农工办、眉山市东坡区农业局、眉山市东坡区科学技术协会、眉山市东坡区三苏镇人民政府、眉山市东坡区三峰水果专业合作社主办。眉山市东坡区三峰杂柑产业协会、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