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0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践行绿色发展 高扬时代风帆
——第十九届全国肥料双交会企业访谈录
□《中国农资》记者徐晓磊 实习记者 黄 敏

马 跃
张鸿君
殷善友
刘晓霞
陈敏余
陈浩南
刘伟汉
刘开春
周世同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也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当前,农资企业积极践行绿色发展,高扬时代风帆,在绿色研发、绿色工艺、绿色产品、绿色营销、绿色服务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正贡献着巨大的智慧和力量。今年,第十九届全国肥料双交会的主题是“科学用肥、绿色发展”,《中国农资》记者对“双交会”协办企业进行集中采访,在此记录他们推动绿色农业发展的点滴做法,与大家共享。

    中化化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马跃

    面对中国农业变革的现实问题和历史机遇,中化农业以“科技创造美好农业”为愿景提出崭新发展战略——MAP(Modern Agriculture Platform,现代农业技术服务平台),通过聚焦普通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的生产经营需要,立足于服务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着力解决“耕地有效适度规模化”和“把地种好”这两个根本问题,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农业综合解决方案。

    有别于传统的肥料企业,中化农业针对小规模种植户、家庭农场、大型农场及种植公司,在新型肥料、水肥一体化、机械化施肥等方面加大了研发及推广方面的投入;针对经济作物家庭农场,大力推进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与传统灌溉施肥措施相比,水肥一体化技术不但省水、省肥、省工还能增加产量并提升作物品质,减少过量施肥对环境和土地的污染。

    河北硅谷肥业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张鸿君

    硅谷肥业自诞生之日起,凭借“中国首创、世界唯一”的有机硅水溶缓释肥的独特功效,悄然扛起了治理土壤的大旗。有机硅水溶缓释肥将有机硅材料与肥料结合起来,可有效的治理土壤的板结化、盐渍化、酸化等问题,特别是治理重金属污染方面更是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成功解决了水稻中“镉”含量超标的世界性难题。有机硅水溶缓释肥是高效农业的典范案例,普通的肥料平均利用率为33%,硅谷肥料的利用率可达80%以上,因此施用硅谷肥料在变相地响应国家的减排增效的国策,同时也是为绿色发展做贡献。

    科技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核动力,硅谷肥业首创的全新的“硅谷红智慧农化车”服务模式,彻底解决了种植户科学施肥最后一公里的难题。硅谷肥业随后将推出“智慧滴灌车”活动,为推动绿色发展,科普直达田间再尽一份责任。

    史丹利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殷善友

    在我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绿色发展的进程中,农资企业不仅负有极其重要的责任,更应成为主要的推动力量。科学合理施肥是提高肥料利用率、改善农作物品质、降低成本的主要措施。农资企业需要从明确肥料的肥效性、正确的施肥方法、配方施肥、适期施肥、限量施肥、根外喷肥、种子包衣拌种浸种等多个方面指导农户更好地运用肥料,提高利用率。为了帮助农民科学用肥,史丹利农业集团通过对作物的需肥特点、土壤肥力状况、肥料的化学性质、气候条件、作物茬口特性等因素的分析,遵循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大、中、微量元素配合使用,用地与养地相结合,投入与产出相平衡的原则,结合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做好农资市场的服务工作。

    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缓控释肥是金正大绿色生产的标签,从“零”起步,发展到现在世界最大的缓控释肥生产企业,并参与起草了两项缓控释肥国际标准,金正大探索了一条中国绿色发展的可持续之路。

    “科学用肥、绿色发展”是肥料企业的责任与使命,要做到企业发展与绿色发展和谐统一。我们围绕着“土、肥、水”三大核心产品,以全矩阵产品系列,从作物的根本——土壤改良做起,实现土、肥、水的养分立体式、全方位的补充。为落实农业部“化肥零增长”,我们聚集大田玉米、小麦、水稻作物,通过技术研发,产品升级,推出可减肥30%,作物稳产的新技术,如玉米的双增双控技术、小麦的活土技术等。通过新技术的万亩示范田建设,减肥增效产品得到了市场验证。

    成都云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刘晓霞

    自去年以来,云图控股对复肥产品进行再次升级创新。在生长周期长的作物种植区,推出新一代缓释肥——镁膜包衣缓释肥,不仅外膜可实现全面降解,土壤零污染,而且其包膜含镁,降解过程中同时释放作物生长必需镁元素,促进作物光合作用,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在中高端经济作物区,主推经济环保的新一代水溶肥,结合作物实际需求,选用更为实用的原料,运用先进工艺和技术,大幅度降低水溶肥的生产成本,大幅提高肥效,为农民创造实际效益。

    近日我们再次结合农业种植的精细化原则,不仅区别对待不同作物,还将针对不同作物的不同生长阶段需求要求研制出更有针对性的复肥产品,意将每一个肥料养分作用发挥到极致,减少“通用”肥不可避免的浪费。

    北京世纪阿姆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陈敏余

    阿姆斯拥有现代化的微生物实验室及先进的菌种发酵成套设备,并创建了阿姆斯生物工程技术中心,始终以高新生物技术为核心,有机、绿色、生态、环保为主题,形成液体菌种剂、颗粒菌种剂及复合生物肥料的规模化生产。阿姆斯在生物肥料领域首推“测土配肥”技术服务模式,根据不同作物、不同土壤、不同种植模式,以及客户种植问题量身定制专用生物肥料和技术服务。由阿姆斯公司、中国农科院和中国农业大学著名专家,根据不同地域、不同作物共同研制开发的高科技生物肥料,含有大量固氮、解磷、解钾活性菌和丰富的有机质、腐植酸给农户带来品质与产量的双提升。

    由阿姆斯牵头,联合北京三家科研机构及多家生物肥料生产销售企业共同成立了首都生物肥料科技创新服务联盟,联盟的成立响应了国家农业发展政策,推进了农业绿色发展。

    河南飞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陈浩南

    当前我国种植业者普遍缺少植保相关技术及劳动力,迫切需要高效优质,社会化、专业化的植保“统防统治”服务。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农业植保无人机等先进植保机械将大大推进 “智慧农业与精准农业”概念的普及,并提供农药与喷洒一体的契约性“农业综合服务体系”。

    目前,河南飞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无人机农业植保这个领域,已可实现大数据采集,通过对农场拍摄,用软件进行自动分析与图像处理,得到大量农田数据,如灌溉是否均匀,土壤颜色变化,虫灾严重情况等。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遥感技术等自动化控制技术,按照田间每一操作单元的具体条件,精细准确地调整土壤和作物的各项管理措施,根据这些数据分析,可以即时调整农田种植措施,改善农作物的收成。以互联网+的思维,以工业级植保无人机为端口,覆盖无人机上、中、下游全产业链融合,打造现代农业全产业链生态体系。

    AWL农业科技(泰州)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刘伟汉

    AWL 智慧农业产品SupPlant平台,通过基于生长的灌溉(GBI)技术可以让各类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从气候、土壤、植物本体各类传感器采集数据。GBI技术会根据作物需求在适当的时候提供适量的水肥,最大限度地提高种植成效,减少用水并增加产量。该技术从数据采集到GBI的计算分析以及分析结果的应用都得到直观显示以及远程控制,方便了解作物各阶段生长情况并在在线专家的指导下进行操作,解决了传统农业中凭借经验进行灌溉导致水肥浪费以及灌溉不及时等问题。

    在科学用肥、绿色发展方面,AWL会根据客户需求量身定制最先进的水肥一体化系统,包括肥料溶解系统。农业种植者通过远程网络及移动应用对作物进行自动智能化灌溉,利用水肥一体化系统实现水肥一体自动配比、灌肥,有助于实现科学生产、精准管理。

    四川国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开春

    四川国氏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与中国科学院、康奈尔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国内外著名研发机构深度合作,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提升传统农业,自主研发出国际领先的Harpin信号蛋白技术及一系列重大的全球原创性基因工程技术,并成功开发出安全高效的新型产品,获得4项全球原创性发明专利。目前,四川国氏已经建立了全球第一条Harpin信号蛋白高密度自动发酵生产线,攻克了Harpin信号蛋白产业化过程中的诸多核心技术难题,成功实现了产业化生产Harpin信号蛋白的技术转化。

    武汉瑞泽园生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世同

    农资企业应树立绿色经营管理理念,引导绿色消费,创造绿色效益,将绿色营销观念作为生产经营的指导思想;要研发和生产绿色产品,使用绿色的工艺;要实施绿色的营销策略,启发和引导中间商的绿色意识,认真做好绿色营销渠道的基础工作。另外还应认真分析和考证绿色需求,将环保观念根深蒂固地扎根于人类的思维理念中,催生出绿色需求。为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农资企业应该具有高度的前瞻性,将绿色营销观念作为创新和发展的出发点。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