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7年10月13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我们要什么?我们要职业农民!

□ 坤 哥

    “淡荡秋光客路长, 兰桡桂棹泛天香。月明圆峤人千里 ,风急轻帆燕一行。”让我们怀疑人生的8天超长假很快过去了,在多地与友人们欢聚一堂时,都说现在的农民拽得很,他们都想当农民。看着这些公务员、律师、医生、外企CFO等热切而期盼的真挚目光,哭笑不得,无言以对。

    有几次为了写作棉花种植的“五彩斑斓”“光怪陆离”,特地多次转悠了一些传统棉花种植地,今年春天里又实地走访了江苏兴化市4-5个乡镇,这些乡镇的田间地头,几乎都没有发现棉花的踪影。与农田里辛勤劳作的老百姓拉家常,浓浓感觉出他们不种棉花有其不得已的苦衷。我归纳了几点,其中有一点就是:农村里的年轻人没有几个在家乡呆得住的。有位老汉告诉我,他今年63岁,算是他们村组里面,愿意种田人里面的“年轻人”。在湖北、安徽、山东、河南、河北这些棉花种植大省,也都听到过这种大同小异的“年轻人的身影村里很少看得到”“现在的田好歹还有人种,等我们这些人老了,种不动了,后面谁来种呀”……年轻人不愿意种田,各路朋友却争先恐后地想当农民,这是个什么梗,竟然还会有这种奇葩的操作?长假里没闲着,外面浪浪找素材吧!

    某日的清晨,充满自信地醒来,憧憬着美好的一天,瞅着镜子里玉树临风的自己,优雅地嘬了一口凉白开,畅想着“新型职业农民”一稿不用再精益求精了,幻想着你们读过后频频颔首确认言之有理,思考着晚上去哪里来点冰啤酒、大闸蟹痛痛快快浪一下,啊……七环比六环多一环,比八环少一环,真是充满希冀的大长假,咳咳咳……没睡醒吧,老铁!看着这个状态一瓶脉动外加八两老白干也无法激灵,有必要来一碗提神的毒鸡汤,你们以为职业农民是市场主体啊?你们以为职业农民要将务农作为终身职业啊?你们以为能创业才是职业农民啊?你们以为具有较大经营规模、具有较高收入才是职业农民啊?你们以为职业农民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现代观念啊?你们以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才是职业农民啊?你们以为职业农民得对生态、环境、社会、后人承担责任啊?你们以为职业农民具有较高社会地位,受到社会尊重啊?坤哥告诉你们,这些……这些……都是真的!

    为了尽可能接地气地写好每一篇文章,多次利用双休驱车江苏、安徽、山东等一些地方,走村串户,假如我又丑又笨又矮又胖,你们还会如实回答吗?别假如了,本来就又丑又笨又矮又胖,你们还是如实回答了吧!

    素有“金陵屏障,建康锁钥”之称的安徽马鞍山市,友人介绍他们今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民生工程培训任务是1800人,其中生产经营型1100人,专业技能型100人,专业服务型600人,理论培训、实训任务已经结束,考试考核和认定管理也全面完成了。接待热情与周到无与伦比,弄得几次都话到嘴边,无法说出口,这里弱弱问一下:政府影子如此强烈,能达到实际效果吗?换个角度,其实只要达到实际效果,谁更加主动些也就不必计较了。

    春秋时期,吴王在一座江南古城设立粮仓,故得名太仓,据同学介绍,该市2013年起与苏州某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创办青年职业农民定向培养“太仓班”,三年学费全部由政府承担,毕业后统一分配到基层农村、合作农场或农业园区,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技术服务、管理等工作。这个定向班,有两点我印象深刻:1.政府、学校各派一名专业干部担任班主任,共同管理;2.学生一年半时间在学校,一年半时间在农田,要求学生脚踏土地,土地成为现实版的教材,听说首届100多位定向培养的新型职业农民很受欢迎。还听说昆山市、高邮市也与该院合作创办“昆山班”“高邮班”了,更听说这样的农民蛮懂“农资”,是不是跟他们谈科学用肥、精准施肥等要容易得多了?

    2012年新型职业农民教育试点工作以来,山东积极参与,已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0万多名,认定2.5万人以上。8月举办了全省新型职业农民现代农业技能大赛,比赛设蔬菜病虫害识别与防治、粮食作物测土配方施肥、现代农业创新项目设计等三个项目,是培养更多新型职业农民的一次集中宣讲。《山东省2017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施方案》已出炉,实施现代青年农场主3000人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22327人轮训,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1000人培训等三个计划,对于这26327人,中央财政每人予以3000元补助。其实农业部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共有四个计划,“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培训”,该省今年没有参与。

    你看啊,有了一目了然的红头文件,各省区市的农业部门,都会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的要求,做好本省规划与农业部规划的衔接,将规划任务层层分解到市、县,再加上中央财政今年继续加大支持力度,光是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工程项目经费就高达15个亿,于是乎,满血复活,精神抖擞,我们是谁?中国农资人!我们要做什么?干农资!你们不是老板吗?不会干农资的厨师不是好裁缝!你们还在等什么?我们在等今年新培育出来的100万的新型农民……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